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
孑遗植物的种类
孑遗植物包括很多,在中国就有100多种。 孑遗植物的种类有:
水杉 为我国特产
银杉
红豆杉,又称紫杉
台湾杉
瓦勒迈杉
松叶蕨,泥盆纪,三叠纪
桫椤,一种树蕨,泥盆纪
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
珙桐,又称鸽子树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到新生代第三纪,白垩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只剩下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
石松,泥盆纪
木贼,泥盆纪
崖柏
日本金松
双蕊兰
苏铁
杜仲,新生代第三纪
水清树,新生代第三纪
领春木,新生代第三纪
粗榧
榧树,人参 第三纪
笔筒树。不仅属于地球远古时代残留的树蕨类植物,而且是侏罗纪时代的孑遗植物。笔筒树属于大型树蕨类植物,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一般而言,笔筒树只生长於潮湿阴暗的原始森林中,对古植物的研究有价值,而且亦是研究台湾与大陆植物地理关系的好材料。中国湛江发现有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