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住房到社会市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从公共住房到社会市场

作者:(瑞典)凯梅尼,王韬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112116300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元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北欧国家社会住房理论及租赁伟房体制比较研究的重要著作。它介绍了一种英美自由主义之外的社会住房模式,并沿着一条理论上非常清晰、概念上更为成熟的线路重构了这个研究领域。本书虽然只是对住房问题中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但是它为所有住房研究者所面临着的如何开展理论上更为严谨的住房研究作出了示范。

自20世纪后期开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向全球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受其影响,在社会住房研究中,一种统治性话语认为:随着自由住房市场的发展,所有国家的社会住房都将最终走向一种最小化的、残余化的模式,成为作为市场住房补充的社会安全网。所有国家不是已经达到了这个状态,就是正在走向这种状态;中国的住房政策制订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凯梅尼这本著作的贡献在于打破了这种自由主义一统天下的图景。通过梳理欧洲大陆(尤其是北欧国家)社会住房模式的历史理论根源和实施机制,他提出北欧国家的社会住房并非是英美自由主义的一个变体,而是建立在对于经济与社会之关系、市场与政府之角色完全不同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北欧国家社会住房理论最主要的特点是:将社会目标置于经济目标之上,认为住房政策的目标不是为了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通过有效的、一与市场原则一致的干预,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建立在这种意识形态基础上,与英美模式的社会住房不同,北欧国家社会住房不是一种与市场隔离的、残余化的、针对弱势人群的住房,而是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与赢利型住房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的住房。此种社会住房利用其成熟化过程带来的逐渐降低的成本,为人们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住房,同时起到调节市场住房价格的作用。凯梅尼称之为“社会市场”模式的社会住房。

自1980年代初启动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一直在寻找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凯梅尼提出的北欧国家社会市场理论将有助于拓宽我们在社会住房问题上的视野,打破英美自曲主义话语在住房政策中的统治,探索更为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

作者简介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住房与城市研究学院住房与城市社会学专业的教授。

图书目录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从潜在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型到理论嬗变

引言

第1章 营利型市场和社会型市场

第2章 租赁住房比较研究中的罗密欧谬误

第3章 政策构成主义和成熟化的概念

第4章 租赁体制的理论重构

第5章 权力、意识形态与租赁市场政策建构

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引言

第6章 成熟化过程的个案研究

第7章 命令型政策

第8章 市场型政策

第三部分 研究与政策方面的意义

引言

第9章 单一租赁市场:迈向一种体制化

第10章 从命令型经济到社会市场

第11章 更为广泛的问题:住房与福利国家

总结与结语

术语汇编

注释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