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咏怀一联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体裁:对联
作品原文玉在椟中求善价,(1)
钗于奁内待时飞。(2)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1]
作品注释(1)“玉在”句:美玉盛在匣中,等人出大价钱才卖。椟,匣子。《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此),韫(盛放在)椟而藏诸(乎)?求善贾(找一个识货的商人)而沽(卖掉)诸?’子曰:‘沽之哉(卖掉吧)!’”“贾”又通“价”。本来“韫椟”与“求善贾”是两种不同的处置方法,这里将它捏合起来。在设喻中,贾雨村自命不凡,并想抬高身价,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
(2)“钗于”句:金钗放在匣中,伺机要飞向天上。与上句意相似。奁,妇女盛妆饰用具的匣子。传说汉武帝时有神女留下玉钗,到汉昭帝时有人想打碎玉钗,打开匣子,只见白燕从匣中飞出,升天而去。(见托名郭宪《洞冥记》)贾雨村是借这句说他自己有朝一日要飞黄腾达。[1]
作品赏析《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吟罢《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一律》,“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搔首对天长叹”,接着高吟此联。
贾雨村是古代士族的典型代表。他原是“仕宦之族”,一心“求取宝名”,不甘“久居人下”,在葫芦庙栖身时所作的两诗一联正是这种追求显贵的功利心态的表现。
曹雪芹运用语言长于“机带双敲”:“求善价”、“待时飞”,一联之中毫无痕迹地嵌入了贾雨村的名字,因为他“姓贾名化,表字时飞”。但是,贾雨村又是“假语村言”,所以,在后一意义上,这一联则又非仅仅为贾雨村而设,而是另有隐意的。
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刘铨福藏十六回残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简称“甲戌本”)在此联之下有一条脂批说:“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所谓“前用二玉合传”,是指这一回的前面有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绛珠仙子欲下世为人,用眼泪还债的一段文字。在那段文字旁也有脂批说:“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可见,“二玉”是指贾宝王、林黛玉。所谓“今用二宝合传”,则是指贾宝玉、薛宝钗。故在此联下句旁又有脂批说:“表过黛玉,则紧接宝钗。”这样,在第一回中,作者就把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未来遭遇事迹(亦即所谓“传”),通过两种隐曲的形式预先作了暗示。“玉在椟中”句或隐指贾宝玉择偶,难偕良缘。下句则是说薛宝钗初如安分守拙,一旦时机来临,好风借力,便如燕飞絮扬,青云直上。
有人因下句开头有“钗”字,末了有“待时飞”三字,便以为在小说后半部佚稿中薛宝钗最终改嫁给了表字时飞的贾雨村。这是不对的,是把这副对联中完全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混淆到一起了。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到他“悬崖撒手”弃薛宝钗为僧时,故事已接近尾声,不可能再节外生枝地去写薛宝钗不耐空闺独守而又别抱琵琶。薛宝钗之为人从来都似高山白雪、自持清洁的,也不可能变得如此不堪。这种猜测于事态情理和人物性格都不相符。再说,书中也再找不出有这样安排她命运的任何暗示,包括第五回太虚幻境中有关她的图册判词和曲子。总之,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1]
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