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胡散-《奇效良方》【处方】前胡、子芩、山栀仁、防风、甘菊花、沙参、甘草(炙),各半两;羚羊角屑、麦门冬(去心)、枳壳(麸炒),各一两;石膏(二两)。

【功能与主治】治热毒风攻头面,壅热,口干心烦,不欲吃食。

【用法与用量】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前胡散-《圣惠》卷十三。【药物组成】:前胡1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碎,微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羌活1两,桔梗1两(去芦头),槟榔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三。

【方剂主治】:伤寒5日后,结胸,气不散,汤饮难下,连背闷痛。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前胡散-《圣惠》卷十二。【药物组成】:前胡(去芦头)3分,麻黄(去根节)3分,桂心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葛根(锉)3分,百部3分,贝母(煨令微黄)3分,柴胡1两(去苗),石膏2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二。

【方剂主治】:伤寒咳嗽,头目痛,痰滞胸膈不利。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前胡散-《圣惠》卷七。【药物组成】:前胡1两(去芦头),大腹皮3分(锉),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杏仁1两(汤浸),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泽泻1两,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

【方剂主治】:肾脏虚损,脾气乏弱,津液不荣,上焦生热,多唾稠粘,胸膈壅滞,不欲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前胡散-《圣惠》卷十七。【药物组成】:前胡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半两(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干地黄3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七。

【方剂主治】:热病,胃中有热,谷气入则胃气逆,逆则哕,不下食。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前胡散-《圣惠》卷三十一。【药物组成】:前胡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3分(锉),地骨皮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木通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赤茯苓1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三十一。

【方剂主治】:骨蒸劳,咳嗽,胸背烦热。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前胡散-《圣惠》卷九。【药物组成】前胡1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川朴消1两,槟榔1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九。

【方剂主治】伤寒5日,心腹壅滞,烦热不退。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取利为度,不利再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