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华南兔
学名:Lepus sinensis
英文名:hare
分类:兔形目、兔科、兔属
简介:华南兔,也称短耳兔;俗称野兔、草兔,是体型较小的一种野兔。一般体长35~43 cm,尾长7~9 cm,比蒙古兔耳朵稍短,因而也称短耳兔。华南兔的尾部背面毛与背部毛一致, 体重1~2.5kg,上海野兔在形态特征与生活在其他地区的野兔有一定的差异。上海野兔的体毛颜色比较暗,颈部背侧有一块棕黄色的斑块。体背棕土黄色,背脊有不规则的黑色纵纹。尾背毛色与体背面腹毛为淡土黄色或浅棕色,其余部分是深浅不同的棕褐色。上海的野兔主要生活在农田中,以农田田埂上的杂草为食,也取食农作物,盗食豆苗、麦苗和蔬菜。在上海地区,野兔隐蔽在林缘、灌丛、竹林中, 利用旧坟、土丘等地方居住,自己很少打洞。上海野兔的数量相对比较少,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小。只是在春季,农民种植的黄豆出苗时,因当时农田中植物比较少,豆苗的营养又比较好,野兔大量取食豆苗,引起一定的危害。
习性:栖息于农田附近的山坡灌木丛或杂草丛中,极少到高山密林中活动,但在闽北曾发现于武夷山高山地带。白天匿于杂草、灌丛所掩盖的洞穴,黄昏开始出洞觅食。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树苗及枝叶为食,尤喜食麦苗、豆苗及蔬菜等,每年可繁殖2~4窝,每窝约3~5仔,在福建地区6~8月可捕获幼兔。
分布:华南兔在上海郊区的分布比较广泛。除了崇明岛、浦东新区和闵行区未发现华南兔外,其他县区都发现了华南兔。甚至在市区的共青森林公园和远离大陆的长兴岛都有野兔生存。华南兔在上海郊区虽广泛分布,但分布很不均匀。
数量:上海野兔资源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一定的恢复,但威胁它长期生存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是栖息地的减少和捕猎。有些区县适宜生境日益减少,栖息地被分隔,野兔的生存与活动受到了限制。许多当地居民持有猎枪,冬季捕杀的随意性较大,对野兔构成较大的威胁。野兔是少数几种能适应上海郊区生态环境、且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保护和开发好这一重要的生物资源。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分化:本种仅一亚种即指名亚种L.s.sinensisG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