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作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作门,位于湖北省荆门古城东门街(今荆门市东宝区中天街)尽头。荆门古城为南宋年间荆门知军陆九渊所修,当时通过整治,州城治安良好,社会风气大开,所以陆九渊构筑荆门城后,期望社会和谐,国泰民安,在任期间有所作为,便将东门定名为东作门。东作门震卦配属春雷意求商贾作坊兴旺的意思。东作门的城门洞,高4米,宽4.1米,深5.2米;城墙高5.6米。东作门为砖石结构,城门用条石券顶,砌筑青砖至城顶。城门洞内有木质对开的墩实大门,清朝乾隆十年至十五年(1745-1750),州牧舒成龙维修加固古城城垣时,将大门用铁皮包裹,增强了防御功能。

东作门外就是竹皮河(荆门古城的护城河),为防御外来入侵,陆九渊构筑荆门古城时,东作门连接秦楚古道没有架设桥梁,而是由吊桥替代,吊桥每天定时收、放,便于古城内外民众通行。

解放后,这里架设了东门桥,使之中天街与207国道紧密相连。随着东宝山遂道的开通,荆门中心城区与外界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