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铨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刘铨法(1889~1957),号衡三,教育家、建筑工程师。山东文登人。1904年考入青岛礼贤书院,1914年进入德华特别高等学堂学习土木工程,战争爆发后,转入上海同济医工学堂继续学习,1921年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任山东中兴煤矿公司工程师。

目录

个人履历简介人物生平成就及荣誉1、建筑作品及著作2、社会贡献

个人履历简介刘铨法

刘铨法(1889~1957),号衡三,教育家、建筑工程师。山东文登人。人物生平刘铨法1904年考入青岛礼贤书院,1914年进入德华特别高等学堂学习土木工程,战争爆发后,转入上海同济医工学堂继续学习,1921年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任山东中兴煤矿公司工程师。1923年,刘铨法娶时任青岛商会会长隋石卿之妹为妻。同年,刘铨法担任礼贤书院校长一职时,尉礼贤已回到德国,当时在青的很多德国人想让礼贤书院改成一个医药学的专科学校,刘铨法坚决反对,他力排众议,坚持将礼贤书院做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校直到青岛解放。在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30年,而且从不拿一分钱奉禄,实在难能可贵。他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建筑设计养家糊口。1953年,刘铨法因病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在担任青岛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中学校长的同时,刘还是20世纪30年代青岛本土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1929年登记为工程师,创立建筑事务所和礼贤中学土木工程中专班。1934年获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专利权。1955年5月,刘当选为政协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7年,刘铨法在青岛病逝。

成就及荣誉1、建筑作品及著作他在青岛所留存的建筑作品有山左银行(1932)、青岛红卍字会(1933)、青岛物证交易所(1933)、中华基督教会(1935)等。在红卍字会大殿设计中,大胆地创造性地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代替传统的木料制作,这在国内属首创,著有《铁混凝土工程》。并参与设计平度南村沙梁文昌阁、栈桥回澜阁。2、社会贡献1914年,日本军国主义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对中国的国土垂涎已久,强行派兵侵占了青岛,青岛相继沦陷于德、日、美侵略者的魔爪之中。由于当时德国人在青岛创办的德华大学等学校已经停办,又因礼贤书院是由瑞士参加的同善教会所主办,才得以继续开办,并于1934年改名为礼贤中学。

1923年,刘铨法担任礼贤书院校长一职时,在青岛的很多德国人想让礼贤书院改成一个医药学的专科学校。刘铨法坚决反对,他力排众议,坚持将礼贤书院做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校直到青岛解放。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两国在青岛开办的学校,通通被日本帝国主义收缴,私立的学校中,只有礼贤中学是一所唯一没有被收缴的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