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蔡延庆简介蔡延庆(约1028~1090),字仲远,北宋莱州胶水(今平度)人,蔡齐之侄。生平蔡延庆早年考中进士,历任明州通判、京东路提点刑狱、开封府推官等职。宋神宗即位不久,升任河中府知府,旋又升为秦凤等路都转运使。

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一改北宋对辽、夏所取的屈辱妥协方针,经过充分准备后,于宋熙宁六年(1073年)对西夏及其附庸吐蕃木征集团发动了熙河之战,收复国土2000余里,夺回了名城河州。宋军主帅是王韶,总负军需供应之责的是蔡延庆。蔡延庆不仅有经办军需之大功,还表现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当激战正酣,王韶率军深入河州城下时,曾一度被木征军切断了粮道。面对危急形势,蔡延庆挺身而出,毅然宣称:“军事本来非我分内之事,而现在前线遇险,若不即速救援,将坏了国家大事!”他置“擅自调兵”的罪名于不顾,断然发兵驱走了木征军,从而保证了主力攻取河州的成功。

熙河战后,王韶因事进京,即由蔡延庆兼摄军权。宋熙宁七年(1074年)元宵节前,吐蕃以大军潜伏熙州城北门外山中,派十九人入城诈降,想在元宵之夜举火内应。蔡延庆识破并察明了真相,断然将诈降者翦除,迫使敌军连夜溃逃。

因熙河之战功绩突出,蔡延庆升任成都府知府兼兵马都钤辖,成为镇守川西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处理茂州少数民族与宋朝的纠纷时,他力戒下属,不准武力镇压。竟以此而遭谗毁,降为渭州知州。渭州地近西夏,他善于处理复杂的边境争端,保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宁。后又历任开封府知府等官职,62岁时卒于吏部侍郎任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