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状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镜状体:(Vitrinite-like Maceral) 一名是Buchardt B. 和Lewan M.D. (1986 1990) 研究北欧中寒武世-早奥陶世Alum页岩时命名的一种海相烃源岩显微组分,可作为缺乏镜质体的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中成熟的标志。

镜状体为原生动物硬壳碎屑及皮层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主要特征为:棱角状,轮廓清晰,一些样品中见边缘有磨蚀现象,表面均一。成熟度较低时,在干酪根薄片及岩石薄片中均有类似镜质体的颜色,无荧光。

镜状体为同沉积产物,多数镜状体具有碎屑状外形,表明镜状体的母质极易破碎,脆性好。海洋中低等菌藻类和具有机质外壳的动物相比,自然是动物的有机质壳脆性要大得多,镜状体应为动物壳碎片。

镜状体往往与介形类在浅滩相中同时发育,说明它们均可能在高能条件下由稳定的浅海区搬运而来,二者之间在成因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镜状体主要来源于介形类、几丁虫、笔石等有机质外壳的碎片和动物皮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