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为国内资深汽车媒体人,作者杨钧博士亲眼目睹和见证了21世纪中国汽车在汇入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波澜壮阔而又充满艰辛的历史瞬间。从天一合作、上南合作到东风日产合作、北汽奔驰携手,从奇瑞、华晨、长城汽车艰难崛起,到大发、菲亚特在中国败走麦城……作者都用自己理性而充满激情的笔触,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记录。
本书无意对大众、奔驰、丰田、通用等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作全景描述,而是善于抓住一些关键性的事件与历史节点或者标志性的人物,用独特的眼光发掘其中有趣的细节并揭示背后的真相。对于处于跨国巨头的合围之中艰难起步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华晨等,作者则剖析了它们不同的发展路径。
透过本书,作者为我们打捞的不仅仅是一些日渐模糊的历史记忆,而且还有对中国汽车业的一种情愫,一种忧虑,一种深藏的梦想。
前言——见证汽车时代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戈特里普·戴姆勒发明汽车之后,人类就开始步入一个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初亨利·福特就曾预言“书籍、机器、贸易、科学和汽车,创造范畴的一切新事物都是一切新思维和活动方式的开始——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王国和新的人类。”汽车不仅成为人类代步的最有效方式,而且也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工业经过百余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全球的汽车年产量已经接近7000万辆,汽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国民走向富足的标志。
从1901年美国生产的两辆奥兹莫比尔牌汽车正式进入中国算起,中国与世界汽车文明的接触也有上百年的历史。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汽车只供达官显贵们享用,拥有汽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来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新中国 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飞速发展的新阶 段。1979年,全国的汽车产量仅有20万辆,到1992年,全国汽车产量首次突 破100万辆, 2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创纪录地达到了1300万辆。从10万辆到100万辆,美国用了50多年,中国只用了20多年。 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数以千万计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汽车。中国老百姓用"高速超车"的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
汽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给生活装上轮子,给人生一个飞奔的起点,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因为拥有一辆汽车而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们不再过分介意 居住的远近,不用整天疲惫不堪地去挤公交车与地铁,也不再为冬雪或夏雨而 败坏我们的心情。周末,我们开车到郊外踏青赏景;假期,我们驾着车畅游祖 国的名山大川。拥有汽车,你就拥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会对幸福与自由有了新的感受与理解。
当然,有了汽车,我们会饱受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和自然资源日渐短缺之苦,人、车与环境的和谐越来越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课题,还有油价的上涨也让我们对汽车心生忧虑。但是,人类就是在这种创造麻烦与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新能源汽车的涌现,节能技术的进步,都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 新的曙光。
作为一名汽车行业的记录者与观察者,我有幸赶上了中国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几年,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中国汽车在汇入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波澜壮阔而又充满艰辛与挣扎的一个个历史瞬间。从天一合作、上南合作到一汽丰田合作、 东风日产合作、北汽奔驰携手,从施伦普、瓦格纳、比尔·福特、庞克博士首 次来华到奇瑞、华晨、长城汽车走出国门,从丰田大发、南京菲亚特的败走麦 城到陆风、中华海外遭遇"碰撞门"……虽然这些瞬间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正 像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瞬间并非时间的原子,而是永恒的原子。它是在时间中对永恒的第一个反应。"在有心者的眼中,瞬间并非眨眼而过的物理时间,而是由时间标记的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历史事实与心理体验,它由于不断 地被重复,被回忆,被召唤,就有了一种与不断逝去的时间相反的方向性,它是在不断地走向现在,走向永恒。从这些瞬间中,我们打捞的不仅仅是一些日渐模糊的历史记忆,而且还有对中国汽车业的一种情慷,一种忧虑,一种深藏的梦想。 杨钩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书名:麻辣中国车市麻辣中国车市
丛书:打开中国汽车经济问号丛书
作者:杨钧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印次:201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30724-2
定价:39.00元
目录前言——见证汽车时代
第一篇汽车巨头的中国战略审视
一、大众3
大众称霸车坛又添筹码3
从技术过剩到技术过时4
一汽大众的营销变革5
大众丰田本地化研发战略为何大为不同9
大众的交车楼与中国的“明星车主”12
狼堡亲历大众全球新闻年会14
[人物]范安德:为什么说大众在中国的研发能力领先对手至少10年17
[人物]施泰德:奥迪会把小车带到中国18
二、奔驰20
斯图加特探寻奔驰百年基因20
奔驰与宝马的赛跑22
揭开奔驰C级国产的疑云24
国产奔驰新C级的两副面孔27
奔驰福建项目为何苦等6年才上马29
[人物]韩力达:出身奔驰世家的胖老头儿30
仿冒车刺激Smart进中国32
三、宝马34
宝马破格提升中国区级别34
华晨宝马建第二工厂35
[人物]赫穆特·庞克博士:宝马就是宝马38
四、丰田40
丰田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40
威驰的故事42
2008年丰田亏损没有伤筋动骨45
2008年丰田超通用成全球第一46
2007年丰田在中国很高调49
丰田的败笔:大发失意中国市场50
[人物]渡边捷昭:丰田重新回到原点53
[人物]佐佐木昭:丰田将中国市场排在第一位54
深陷“召回门”,丰田章男四处“灭火”55
目录目录五、本田63
广州本田的绿色工厂63
广州本田20亿元人民币打造自主品牌64
[人物]福井威夫:本田支持广州本田自主开发66
六、日产68
史无前例的东风与日产合作68
东风日产冲击第一阵营胜算几何69
东风有限放慢发展步伐70
[人物]中村公泰:中国汽车社会才刚刚开始72
七、铃木74
“小车王”提速中国战略74
[人物]益冢富士男:奥拓不想成为桑塔纳76
八、通用79
通用在中国的199779
上海通用“软硬兼施”谋划转型81
通用破产保护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83
通用也搞“不换思维就换人”85
[人物]丁磊:对上海通用最有信心86
九、福特89
小福特的首次中国之行89
新蒙迪欧引发的三大悬念90
福特缘何贱卖阿斯顿马丁92
[人物]邹文超:长安福特不会永远依赖母公司93
十、克莱斯勒95
克莱斯勒携三大伙伴再战中国95
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分家改变世界汽车格局97
十一、菲亚特101
南京菲亚特悲歌101
菲亚特“再婚”欲破中国困局103
十二、现代107
韩系车为何能卷土重来107
郑梦九给东风悦达起亚打了一针兴奋剂108
郑梦九被判三年不影响现代冲刺前五110
十三、伊朗112
伊朗萨曼德轿车进军中国内情112
国产无望伊朗汽车改为进口114
第二篇自主品牌的艰难勃兴之路
十四、一汽119
一汽全面整合自主品牌119
十五、上汽122
上南合作诞生超级汽车航母122
名爵突然公布价格的背后123
上汽“逼婚”南汽该不该就范128
买回双龙该怨谁129
十六、奇瑞131
奇瑞疯狂上新车131
向倔强的奇瑞致敬132
十七、吉利134
吉利汽车疯狂转型134
现在的吉利有点可怕了139
十八、长城141
长城魏建军:卧薪尝胆造轿车141
长城也搞“多生孩子打群架”146
十九、比亚迪149
颠覆者王传福另类造车149
王传福颠覆了什么157
警惕自主品牌“浮躁症”158
[人物]王传福:比亚迪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159
二十、华晨161
铁腕祁玉民的华晨新政161
选择艰难:华晨高起点之路163
华晨汽车欲进军航空业167
二十一、长安169
解密长安自主海外研发路线图169
[人物]徐留平:长安首次进入第一阵营172
二十二、自主品牌175
自主品牌老大座次起纷争175
生生不息:自主品牌集体冲撞10万天花板176
五大自主品牌受阻俄罗斯179
俄官员回应中国汽车遭封杀184
第三篇中国车市麻辣评论
二十三、营销189
广本手软市场无情189
新红旗营销应摆脱“官车”思维189
二十四、政策191
中国该对高油耗车说“不”了191
小排量减税有利于小车技术升级192
要像搞原子弹一样搞新能源汽车193
二十五、车市195
警惕新车成车市毒药195
车市寒冬是中国汽车加速洗牌的良机196
消费者为何不买最便宜的车196
回眸车市2007:沉重的翅膀197
2008年中国车市:由绚烂走向黯淡198
二十六、事件200
中国汽车为何只能在家门口胜诉200
对C—NCAP不应一棍子打死201
郭谦跳槽的标本意义202
以市场精神直面碰撞203
由合资分享到独资通吃204
二十七、车企206
双环的模仿之路该刹车了206
自欺欺人的节油赛不搞也罢207
广州本田的明天207
吉利迎娶沃尔沃能“获得一个好出身吗”209
也谈腾中收购悍马:“放他一马”又何妨211
二十八、自主213
支持自主品牌绝不能“空挡溜车”213
再说公车应优先采购自主品牌214
且慢为自主品牌叫好215
自主品牌为何集体“整容”216
二十九、国际218
汽车噩梦才刚刚开始有多少汽车品牌将会消失218
一美元年薪对中国汽车的启示220
零部件争端中国虽败犹荣221
中国汽车不必眼红塔塔222
三十、其他225
倒闭:车市盛宴中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225
轿车“准生证”憋倒英雄汉226
只有汽车降价真的不正常227
地震让我们重新认识汽车228
中国还是汽车品牌弱国229
后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