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学名:Merops orientalis ceylonicus )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小型鸟类,体长约21厘米。喉绿色,额部、头顶至上背为锈红色,其余上体均为亮绿色。中央尾羽延长且端段狭细,超过侧尾的长度为跗蹠的2倍长度以上;嘴细长而向下弯曲,为黑色。鼻孔裸露;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凸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且端部形狭或尖削,翅长而尖。羽色艳丽,栖息于林缘疏林、竹林、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区,常单个或成小群活动。大多在空中飞翔捕食。休息时多栖于树枝和电话线上,主要以昆虫为食。
中文学名:
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
拉丁学名:
Merops orientalis ceylonicus
别称:
斯里兰卡绿喉蜂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佛法僧目
科:
蜂虎科
属:
蜂虎属
种:
绿喉蜂虎
亚种:
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
命名时间:
Whistler 1944
英文名称:
Small Green Bee-eater
英文名称:
Ceylon Green Bee-eater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图2)
[1]
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头顶至后颈及两旁青绿色略带淡棕色,有一黑色过眼纹,眼纹下及颏淡绿色,背至尾上覆羽鲜草绿色,后者羽端沾蓝;尾羽暗草绿色;羽干黑褐至黑色,中央一对的狭细部分全黑色,侧尾羽有蓝绿色外缘和褐色的内缘、羽端;翅表大致与背同色,三级飞羽端部沾蓝,初、次级飞羽具黑色羽端。喉、胸橙绿色,喉下有一黑色半环形斑;胸以下淡蓝绿色;腋羽、翼下覆羽及覆腿羽淡橙棕色。
幼鸟额至后颈棕栗色;背及翅表暗绿色;腰以下淡蓝近白色;尾羽黑色沾蓝;体侧淡皮黄色;喉灰白而沾蓝绿色,喉下黑斑不显;胸及以下橙而沾草绿色。中央尾羽不延长和变狭,使尾呈方形。
虹膜朱红色;嘴黑色;脚淡褐色;爪角黑色。[2]
分布范围分布于斯里兰卡。[3]
生活习性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图3)
[4]
绿喉蜂虎结小群活动,常见栖于耕地旁山坡的竹林枝桠上、疏林的秃枝上、电线上甚至地面上、耕牛背上,见到飞虫飞过即敏捷地突然冲飞空中咬捕,捕获飞虫即绕一弧圈飞至一立足点吞食,吞食前习惯先将猎获物撞击(与栖息的物体)一回。日落时集大群于叶盛的乔木或竹树上过夜,初到过夜点时甚为吵闹,一时又发生爆炸性似的全群一哄而起作一阵乱飞,最后才渐渐安静和停息下来;翌晨,往往太阳已升高仍见小群一堆堆地栖息在树上,面对向着同一个方向、头仍低在翅下沉睡着。飞行快速,其方式是:快速拍翼一阵即如燕子一样张翅滑翔一会。鸣声悦耳,有金属声,似“tri-tri-tri”的反复,多在飞翔时发出。
主要以昆虫为食物,包括膜蜂类、蜻蜓、小甲虫及其他昆虫;还包括蜜蜂、黄蜂、蝉、蛾、蝶类、白蚁等。[5]
生长繁殖绿绿喉蜂虎斯里兰卡亚种(图4)
[6]
喉蜂虎每年繁殖期约在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路旁岩坡上或河谷岸边上崖上,掘洞为巢,挖直径约30—40 mm、深约0.5—2 m的水平隧道于林缘山坡沟壑或路旁的沙土壁上,多年使用,一处壁面常见多个巢洞零散分布。卵室一般无垫物,有者也只是食余下的昆虫残物如翅膀、几丁质壳等。卵白色,形状为卵圆形或圆形。雄鸟和雌鸟轮流负担营巢、孵卵和育雏任务。雏鸟为晚成性。[5]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