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村小学学校
华园村:目前有三个村,分别在不同的省。一个是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园村,另一个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镇的华园村,还有一个在湖南省浏阳市杨花乡。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的华园村地处仙庵镇西部,由华园、柯厝、塘边组成东北与仙宅、锡溪为邻,南面与周田仙家村交界,西部与宁寨村为邻。全村面积约1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50亩,非耕地面积900亩,总户数596户,总人数4098人。属纯农业村,全村2009年经济总收入1048万元,人年均纯收入2558元。 经济状况:以农为主、种植稻谷、番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基础设施方面:去年以来村修筑村道路基2500米,水泥路面2000米,整修村排污水道300多米。
中文名称: 华园
人口: 4098
外文名称: huayuan
方言: 潮汕话
别 名: 下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行政区类别: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车牌代码: 粤V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潮汕
经度: 116° 18' 东
政府驻地: 惠来县
纬度: 23° 02' 北
电话区号: 0663
海拔: 13 m
邮政区码: 515222
面积: 1平方千米
基本概括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民俗文化化艺术七样菜
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种风俗习惯最早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胜节”。
七样菜对哪七样没有具体规定,大多以潮汕所产的大菜、春菜、芥蓝、厚荷等为主,数量的多少也无限制,可随意。其实,人日吃七样菜,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此时,春气生,天寒渐暖,菜蔬逐渐多起来。食混合菜,能使肠胃适应季节转变。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这一古老的中原习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来、历久弥新,正在于它的好意头。它使人们吃出了好心情,同时又寄托了人们期盼财运兴旺、顺风顺水、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景 屏
景屏或称活景、藏景、美景屏。是一种广场游展式造型艺术。以戏出场面为内容,人物由小童扮演,配以一定景物。真人(故叫活景)假景定格造型,构成一定主题的景观。一个景观叫一屏,游展时一屏或几屏,由人力扛抬,新中国建立后改为板车或汽车运载。定格造型用钢筋作支架,支架都通过景物隐藏起来,人物的手脚也多隐藏起来,以假造的展露在外,因而屏中人物似是站在或安坐在支撑力极小的器物(如横箫之尾、树枝之梢、或扁担之端一类)之上。使观众感到表演者具有不可思议的能耐或似神仙般的超能,而产生奇特新鲜之感,这正是它魅力的所在。此项技术相传始创于清嘉庆年间,至1987年有不断改进,形象更加逼真。新中国建立后还有以现代戏为题材的景屏。游展时或配以锣鼓八音,更具气派,成为春节期间或盛大节日的拔尖节目。靖海镇有张、林、曾三姓,以造景闻名,代代相传。民国期间香港曾邀往展艺,博得中外人士称奇赞赏。
潮州音乐
民国初期,县内有儒家乐社,又称闲间、乐社,系能奏会弹之人,在工作之余,组合弹奏。县城有“怡情社”乐班。民国36年(1947)又创“陶情社”,为精通、喜爱潮乐者聚合的小团体,并起了积累、整理乐谱的作用。如《寒鸦戏水》、《昭君怨》、《十八板头双飞燕》、《二板连小八板》等本,至1987年已散失殆尽。类似县城这种乐社,隆江、靖海、东陇等地都有。新中国建立后潮州音乐广泛流行,各个乡镇及大的乡村都有乐社。
方言歌
唱歌册
潮州歌册是一种以潮汕方言为表现形式的叙事长诗。广大妇女喜欢唱歌册和听歌册。唱歌册时,依歌册唱诵,歌声悠扬悦耳,表达非常清晰。听者边作手头工作,边听曲文。唱歌册只凭唱者顺口朗诵,七言、五言、浅白押韵,四名一韵,无乐伴奏。新中国建立前曾有刻版数百种歌册,内容都是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连接多本,是一种向广大妇女传播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好形式。颇有吸引力,为妇女所喜爱。
唱渔歌
渔歌内容反映渔民生活与生产。1958年神泉镇业余剧团曾整理渔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渔村》曾参加汕头地区民歌汇唱
大锣鼓
大锣鼓,春节期间供游行表演的文娱活动。除在本村表演外,还有进县城或到邻村穿街走巷表演,以示和睦亲邻。一队大锣鼓的组成可多达上百人,头尾可摆1~2华里。前有大旗招展,后有锣鼓铿锵,丝竹悠扬。
大锣鼓演出时,队前用一根青竹挂一幅红幡,上帖金字“国泰民安”。接着是大旗队,肩扛大旗,一队数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进。50年代以前多是男青年扛旗,以后多用女青年,身着时装。80年代开始穿皮鞋、西装短裙,戴乌晶眼镜,肩扛约3米长的镶边锦旗,上帖四字组成的吉祥语。接着是以24面大锣(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钹,10只海螺为主的乐队。队员身穿同一式样的颜色的服装,头扎英雄巾。接着又是担炮囊与挑花篮的男女儿童,都作古装小生、花旦化妆。用竹片缠红绸的扁担,担起来摇摇晃晃,悠悠颤颤煞是优雅。最后是大鼓亭,后跟唢呐队及八音班,演员全部穿长衫戴礼帽,边行边演奏潮州音乐。鼎盛时,全县有过200多班,一直传到1987年,形式未改,但大旗与人的装扮,有了更新。春节期间或隆重节日,多班汇集县城或各圩镇表演,附近村庄群众都进城观看,万人空巷。
鳌 舞
方言称舞鳌,鳌鱼用竹、木、布扎形彩绘制成,长3尺,龙头鱼身。舞者手擎鳌鱼挥舞。一班有5只。在锣鼓伴奏下,有追逐、穿花、跳径、跃龙门、咬斗、喧春等动作。清末,惠城始组织舞鳌队,群众认为有吉祥、利市的兆头。鳌鱼生活在海底岩石间,属珍贵鱼类,谷认为幸运者才能捕捞到。故自古以来,民间喜用“鳌”定名。就有鳌头村、鳌头塔、鳌江之名称。
狮 舞
方言称舞虎狮。春节至元宵有舞狮习惯。舞狮队多来自农村。狮头为截底半球形,直径与成人肩膀差不多,青面白眉或金眉,圆目(能转动)方口(木制),额上有一“王”字,额顶至两颚围上一条褐黄色兽毛皮。狮身是一幅近丈的黄布,狮尾为一大簇流芳状的红麻丝。舞时,一人在前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尾,按锣鼓节拍表演。动作神态有理毛、舔背、抓痒、瞌睡等。还有一种称“高脚狮”,舞狮者肢踩高跷,并增加一位戴面具的狮娘。舞狮后,有武术表演,多为南派的手拳、棍、叉、双刀、双锏等真功夫。有的还表演纵身串火圈的惊险动作,多姿多彩,观众不断鼓掌欢呼,为节目增添了欢乐气氛。
龙 舞
方言称舞龙。舞龙,始于清咸丰年间。青山乡的螃蟹村和葵潭镇的长春村,有舞“双龙抢宝”的节目。光绪年间,惠城镇英内村开始组织舞龙队,此后,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舞龙。龙是用竹、木、布造形,彩绘制作,九节或十一节为一条龙,一鼓一锣一钹伴奏。动作有反肚、翻滚、跳龙门、追珠等。仿佛在波涛壮阔海里翻腾,活龙活现。夜间装上蜡烛,龙眼熠熠发光。有的口吐星火,称舞火龙。透过鞭炮爆响,硝烟弥漫,龙如在云雾中飞腾,五彩缤纷,极为壮观。
英 歌 舞
英歌舞,相传始于明朝中叶,表演形式与海丰、陆丰同类节目相似,故称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一队英歌大体分为刚健雄浑的扣棒为“前棚”;丰富多彩的戏曲片断为“后栅”。集舞蹈、戏曲于一体。
英歌前棚,表演者化装为梁山泊三十六天罡(有的加上七十二地煞)。画上不同的脸谱,头扎武士巾,一色武士打扮,其中前18人(或36人)双手各执尺许木棒;后18人握手鼓执鼓棒。演出时,随锣鼓节奏,执木棒者,两相扣击,执手鼓者击鼓。后棚与前棚相反,是轻柔美妙折子戏打扮。每一出折子戏一般2-3人,多是群众喜闻乐见戏曲的片断,为双摇橹、弹四板、打花鼓、十八摸等。
英歌舞出演时,前头是一画绸质红幡,上写班名。一化装玩蛇少年引导英歌队前进。接着是一对表演滑稽动作的男女,头盖像大灯笼一样的头罩,身着戏装,手执一把破葵扇,嘻嘻闹闹,既加强喜剧气氛,又为舞队开道。三十六天罡后面是英歌锣鼓。鼓师是整个英歌队的指挥者,有的坐在鼓车上,有的把鼓挂于胸前,另有敲大锣、打大钹、钦仔、吹海螺者配合。扣英歌舞有多种变化,惠来县多采用二拍一段连作,即“咚咚~锵、咚咚~锵”。节奏轻速,舞姿矫健快捷。舞队所到,群众自动列于两旁欣赏。在广场演出时,前棚扣棒者围成一个圆圈坐下休息(以鼓棒作“凳子”),后棚演出折子戏。有时可演一两个钟头,然后再整队行进。英歌舞多在春节、元宵节表演,分布于惠城、隆江、神泉、靖海等地。独特风俗“打火醮”,盛行于明末清初至民国。此俗在潮汕地区唯惠来独有。“打火醮”一次长达10余天,固定在当年11月进行,但没固定日。这期间,各地的亲朋都云集县城参加盛会,各社头请来潮汕各地的戏班,一连10天,每晚演出通宵达旦。街道两旁铺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惠来“打火醮”由来已久。雍正十一年癸丑(1713)年,江西举人裘曰菊到惠来任知县,当时惠来背山面海,暴雨过后,滴水无存,属火地,被称为“水清龙骨现”,因此,他倡议逢丙年“打醮”,以禳除灾祟。从此,逢丙年“打醮”的习俗便延续下来。
那是全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常在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灵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盏灯火,有点辉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动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连悬挂灯屏人仔;每个社头都要演戏;有时还邀艺人作特殊表演。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唢呐。即表演者用双脚挂于一横杆上,头部向下,同时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唢呐。即鼻孔插两把,口衔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优美旋律。
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动中,为了显示神有灵,由同身作各种,惊险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烧红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头(即同身口咬烧红的犁头),竹篮请水、坐刀轿、卧钉床等,使祭神活动增加热闹、神秘气氛。
“打火醮”活动,在新中国建立前时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不曾见过,近年来为弘扬民俗文化,部分活动由民间组织得到恢复和发扬,2006年11月县城城隍庙的“打火醮”活动万人空巷,十分隆重。生老习俗祈子
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因此, 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 的问题。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 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
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
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 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 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路旁, 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摸妈祖轿,也算是沾了光。
在民间的习俗活动中,还有不少是将这一种期待得子的心理寄寓于民 俗活动方式中。像新娘出嫁时,除了备一盏油灯外,还得备些龙眼干。龙 眼干,潮汕人称之为“桂圆”,除含有富贵圆满的意义外,也含着早生贵 子的愿望。那些在这一年结婚的人家,搓完了汤圆后,总会 将汤圆数一数,如果汤圆是单数,那么意味着生男孩;如果是双数,则意 味生女孩。
保胎
妇女有了身孕,便有了许多禁忌,如忌动砖瓦土石、修葺房屋、拆窗、 砌灶等,唯恐触动了胎神; 生产 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服侍妻子,要和全 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 生娘娘”,保佑顺产。
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滨沙滩, 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于是,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坐腊、开荤
产妇在产后一个星期内,产房不能透风,这段日子叫做“坐腊”。到了 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吃 肉、吃鱼来滋养身体。同时,还要备办礼物送给邻里亲朋,生男孩的送甜 面条,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圆子,称为“圆仔”。到了满月,则必须备办丰盛的酒菜宴请亲朋好友,叫做喝“满月酒”。很多地方婴儿出生第十二日这一天要为他洗澡,会在洗澡盘里放入一颗像碗一般大的石头,表示孩子将来胆子会大。
为使婴儿顺利长大,又有一系列民俗活动。有的人会购买耳环、脚镯 给小孩子佩戴,据说这样就可使小孩长寿。饮茶礼俗潮汕工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项目之一。饮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茶三酒四秃桃二”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传统节日春 节
俗称“正月头”,指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共3天。正月初一称“元旦”。传说这一天是管全年的,所以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人们非常虔诚。一要打扫房屋,贴上春联。二要沐浴斋戒,沐浴在前一天晚上,斋戒在当天早上。三要守岁迎年。刚交子时,就要争先放响第一声鞭炮,称“开门炮”热烈欢迎新年到来。
春节主要活动是祝福,俗称“拜年”。家里是晚辈向长辈祝福,对外是到亲友家拜年,要带上礼品,主要是“大吉”(柑),送给对方尊长。对方一般是收两个,回送两个,互致敬意。80年代后,送“红包”的多,送柑的就很少了。有打电话去祝福的。过去不准嫁出的女儿回家看见“过年灯”,而今风俗改变,在城镇正月初一这一天,女儿、女婿成为各家的主要客人。
另一类的拜年活动是舞狮、舞龙、唱曲、吹唢呐、摇钱树,俗称“闹新正”,向主人家讨赏钱。新中国建立后,确定正月头为春节,放假3天,要求各地开展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讨赏钱的就少了。
春节,各家都煮甜粥。初一早,每人都要先吃甜粥,祀祖后才吃早饭。这几天,大人孩子都要穿新衣,三餐都要吃干饭。干饭要煮多点,留有“剩饭”,作“米谷吃不完”先兆。
开正以后,还有正月初七吃“七样菜”风俗。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节”。旧志载,元宵节的活动从正月十一日起至二月乃止,约为20天,相当热闹。
元宵节的活动有3个内容。
第一是“兴灯”。上一年生男孩的人家要到祖祠和神庙里去挂灯笼、彩灯。
第二是“看新娘”。元宵夜(多在正月十六夜),凡上一年里娶的媳妇都要艳妆靓扮立于厅堂中让里邻观看。厅堂中摆着方桌,上放茶点,新娘坐于桌后,中央由长辈一陪伴坐着。邻里来时方起立,但不言语,只让人细看。看者多属青少年。此俗50年代起废除。
第三是游神赛会。50年代后也大都停止举行。
城镇地方,元宵这一夜街巷都悬挂彩灯,俗称灯节。儿童耍鲤鱼灯、蛤婆灯,很是热闹。惠城东郊、北栅有木秋千,供人玩荡;还有灯谜。50年代后,木秋千停,灯谜较活跃。
据调查,石峻、后山等农村,则仍有木秋千活动。
清明节
有两个“清明”:一个是三月初三古清明,踏青节;一个是农历时序的清明节。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俗称“过纸”。主要是清除坟前杂草,用红油将墓碑字迹漆新,在坟头挂上五色纸条,摆上祭品。祭品一般是糖饼,拜后分给扫墓的人作点心并将糖饼分给当地牧童。这一天由家人去扫墓的是近祖,远祖扫墓一般由理事人负责订期进行。
惠来习俗,扫墓并不限定清明一天。从清明日至三月底,都可以扫墓。子孙住居分散的,常选定三月里的一天出门,扫墓后并聚餐。
50年代后,惠城有由机关团体或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的活动。80年代后,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也常回乡扫墓,纪念祖先。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俗称五月节。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水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节日。有赛龙舟、吃粽子风俗。赛龙舟含有救溺者的意思。赤洲渡口、龙江、惠城南栅池、东片西塘池和狮石湖曾溺人的地方都赛过龙舟。也有一些地方会在当天中午十二点到河里游泳,俗称“五时液”愚意洗掉身上一切杂疾,希望以后身体健康。粽子,用麻竹叶包糯米煮熟,称为“粽球”。原为祭品,现已成为有独特风味的小食。
这个节日,民间有许多杀虫措施:一是用艾悬插门口或厅堂,女人则用嫩艾叶簪发,说是“辟邪”;用埔姜在家里驱蝇驱蚊,唱驱蝇歌;二是让小孩在这一天吃中药“使君子”,驱蛔虫;三是做栀粽、栀糅,据说吃了能健胃、清热、消积;四是药店在这一天要晒贵重药材,读书人要晒书籍,以防虫蛀。这一天,可说是民间的杀虫节。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棵品特殊,做“人仔棵”、“媳妇仔”,或叫“草棕头”。
在这个月,各庵堂多举行“盂兰盆会”,俗称“施孤”。有“高孤”、“暗孤”之分。“施高孤”较为隆重。搭上“孤棚”,即用木柱、木板搭成高棚(有的长几丈、十几丈),上面陈列各种祭品,有面包山(即用竹扎成高塔形,糊上纸,外面挂满面包)、棵山(即用竹扎成锥形,约一米高,糊上纸,外面贴上红棵)、饭包、米糖方等等。主持庵寺则请来一班法师,设座祷祝。即用几张方桌联成大祭桌,主要法师披架裟、戴僧帽,高坐祭桌上念经,并用手演示各种动作,其余法师坐在供桌两边,配以鼓乐,场面肃穆庄重。广场上还祀着三尊彩纸糊成的高大神像,即大士圣王居中,两旁为山神伯公。至下午四时左右,祭礼结束,焚烧纸礼(有金山、银山),小孩子一哄而上将三尊神像砸烂,火化。之后,孤棚上将祭品收起来,向下面观众投掷,观众争、抢,叫抢孤。有抢实物,如面包、棵,有抢竹签,凭竹签可向主持者换饭包、糖方。至此结束,叫散孤。“施暗孤”则较简单,即由各庵寺择日(或定日)举办,老百姓各带祭品纸礼拜祭,结束时纸礼焚化、祭品各自带回。
从七月初一“开孤门”到七月底“关孤门”各庵寺轮流择日举办。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半”乙这天晚上,除了祀祖,就是拜月。月圆人圆,这个节日许多人是当团圆节看待的。夜来拜月,不论城乡,都由妇女主持。在门前或庭院放一方桌,上供鲜果糕饼,红烛大香,恭候“月娘”升上中天。过去还有少年筑瓦塔炀火煨芋,以及“诳扫帚神”、“诳三姑”、“诳田师爷”等巫祝活动,80年代后已罕见。有些乡镇还在这一天开展集体赏月活动。即征集古玩、文物,扎上彩棚陈列,妇女则借此比赛做雅棵工艺。
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即第二个草药节。这天有特殊的活动--登高,有特殊的食物--焖草药饭,食“糯米糟”(甜酒)。这个节设有祭祖。
谢 神
居民除了信天主教、基督教者外,大多有在农历正月向神灵祈福许愿,并在年尾酬谢神恩的习俗。
农历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户都择吉日、备盛礼拜祭神灵。特别是整个村许愿的,拜祭礼仪更为隆重。通常是演戏(包括皮影戏)、大锣鼓、八音班、纸龙袍冠履、全猪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礼有上刀梯、烧焰火,还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择要叙述如下。
第一、上刀梯
新中国建立前各个大乡(5000人以上)多有此拜祭活动。即在晚造已收割的田埕上平整一片十多平方米的地基,上面铺上由两块拼成的长约4米、宽2米、厚5米的硬木,再放上两个特制的大龙船缶钵,每个直径一米多,口下底上。钵上各竖起一根可以制作包帆船桅杆的大杉木,长约20米。再用麻绳将磨得明晃晃的刀的两端缚在青竹片上,成一竹刀梯,宽约70公分,刀的间隔约20公分。然后将这竹刀梯固定在两根大杉木上,每把刀都贴上神符,这样刀梯就初具模型了。再用两根大青竹(留竹尾)缚在刀梯顶端,并用麻绳缚成索梯状,索梯四层,每层约0.5米。四周用长绳固定,并用木桩谷笪围起来,只留一小门,这就是刀梯了。到了吉日,由同身(即神、人同身,巫师)拜祭。同身绿衣红裤,头扎红巾,身背铜钉球,赤足,先在庙中拜祭,并表演各种动作,有护法点燃纸条,口念咒语在旁服侍。同身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即甩铜球开路,手持燃香,跑到刀梯下,将香咬在嘴里,手攀足蹬,直上刀梯,在刀梯尽头拜祭,将香插在备好的竹香炉中。表演动作后,又上索梯,钻来钻去,有的还在索梯上翻筋斗。这就是祭天。拜祭完毕,同身下刀梯回庙,算是完成一个程序。每天两次,一直拜了三四天才结束。善众围观的有时上万人。
第二、烧焰火
这种活动是在特大的庆典上才举办的。惠来烧的焰火与外地的不同。此种焰火的单位称棚,一棚中分若干鼎,就像一幕戏分成几场一样。首先需选一相当空旷的场地,中间竖上一根长木柱,上面挂着若干个长圆筒形的东西,好像卷起来的大草席。每筒叫一鼎。放烧的时间多选没月黑夜晚10时左右。经各项拜祭活动结束后,由村中主持人点燃导火线,只见夜空中喷射出一串耀眼的火花。不久,一个圆筒接上火,唰的一声扩展成一幅长方形的图案。以闪烁的火线为线条,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有的是一幢宏伟的洋楼,窗户以一个哗哗转动的“火风车”来表示,红黄蓝白绿,色彩斑斓,有的是一个农民在田间戽水,那表示水流的火花,随着农民动作有节奏地喷射。有的是一个妇女在推磨挨豆腐,随着那女人一伸一缩的手势,表示豆浆的火花四处喷射。有鱼跃,有鸟飞,有虎,有狮,这样一鼎接一鼎的烧,每鼎5分钟左右。最后的压轴戏是放下一条火龙,头、身、尾都在晃动,双眼是极好看的小火风车。摆动一番之后,轰的一声,一个火球从龙口电吐出来,那熠熠生辉的五彩火球直窜高空,照得四周透亮,人形俱可辨认。霎时火球坠落,龙吐珠至此演示完毕,整棚焰火算是烧完了,接着是成千上万观众的欢呼喝彩声,与主持人放鞭炮的毕毕剥剥的声音。
第三、打火醮
那是全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常在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灵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盏灯火,有点辉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动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连悬挂灯屏人仔;每个社头都要演戏;有时还邀艺人作特殊表演。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唢呐。即表演者用双脚挂于一横杆上,头部向下,同时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唢呐。即鼻孔插两把,口衔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优美旋律。
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动中,为了显示神有灵,由同身作各种,惊险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烧红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头(即同身口咬烧红的犁头),竹篮请水、坐刀轿、卧钉床等,使祭神活动增加热闹、神秘气氛。
以上所记述的特殊谢神活动,在新中国建立前时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不曾见过,近年来为弘扬民俗文化,部分活动由民间组织得到恢复和发扬,2006年11月县城城隍庙的打火醮活动万人空巷,十分隆重。
冬 节
即夏历的“冬至”。民间非常重视,称为圆满节。早晨,全家的人都要先吃一碗汤圆,吃了冬节圆,就叫增加一岁了。
冬节圆除供人吃外,还用表来表示节日气氛。门环、灶头、谷囤、猪牢、牛舍,都要贴摺一粒,表示到处都圆圆满满。这一天,又是耕牛的节日。要让牛休息,不放牧,主人要用冬节圆喂它,割蔗尾供它啮,在牛的前额贴上一粒汤圆。
除了汤圆,还包饺子,叫“冬节茧”。这种饺子与北方不同,是用粳米粕制成的。
除 夕
夏历每年最后的一个夜晚,俗称“廿九夜”。有时是三十夜。除夕的主要活动是结束将过去的这一年的事务,做好迎接新一年的准备。这项活动实际在十二月廿四日就开始了。
第一件是送神。祭灶以后,便将家里墙上贴的神符、香炉里的残香、旧门联、门神,都一概扫净,送到小溪里或竹丛下。
第二件是“采囤”。就是打扫屋子。这次打扫,上下四壁都要洗扫,蚊帐被席也要洗净。
第三件是迎新准备。如购买年糕;蒸制果品;布置门户,贴上春联;修整仪容,男的要理发,女的要修容;廿九夜要沐浴更衣,穿上新衣服。此外,水缸要添满水,米瓮要装满米,油灯要添满油一过年灯不能熄灭。
晚上祀祖后吃团年饭,饭后有一个礼节,就是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