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镰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义】砭镰法俗称飞针。现多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皮肤或黏膜上浅刺,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毒泄热、扶正祛邪的作用。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疔及疖、疮、痈肿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

【用法】治疗时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患处或特选部位的皮肤、黏膜,令微微出血。刺毕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红丝疔患者用挑刺手法,于红丝尽头刺之,令微出血,继而沿红丝走向寸寸挑断;下肢丹毒及疖、痈初起可用围刺手法,用三棱针围绕病灶周围点刺出血。

【注意点】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击刺时宜轻、准、浅、快,出血量不宜过多,应避开神经和大血管,刺后可再敷药包扎。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头、面、颈部不宜施用砭镰法,阴证、虚证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