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传媒联盟(Capital Campus Press Union 英文缩写CCPU)成立于2007年8月,是国内第一个高校媒体之间自发成立的联谊组织。目前,联盟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下开展活动,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加深、加强首都高校媒体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和资讯的共享,为各高校校园媒体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建立友谊的平台,将首都高校媒体凝聚为一个整体,担负起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责任。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目前拥有来自首都50余所高校的90余家学生媒体作为其会员单位。
目录
联盟体制历次大会2007年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年会(一全)2008年年会暨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2009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二全)2010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三全)第四届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全体会议历届主席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章程
联盟体制联盟实行团体会员制。在京的国民教育系列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国家教育部门审批成立的依靠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媒体,承认联盟章程,经联盟主席团审核后,均可成为联盟成员。联盟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大会,每学年召开一次。日常决策机构为主席团,每届任期一年,由年会推选出的主席、副主席组成。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青年报北京记者站,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秘书处对主席团负责,主持联盟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主席团讨论。
历次大会2007年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年会(一全)
2007年8月26日,首都高校学生媒体社长总编暑期研修班暨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40多所首都高校学生媒体的主要负责人参会。《中国新闻出版报》社长兼总编辑姜军出席仪式并讲话。大会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出第一届常务理事。首都学生媒体联盟本着全面持续开展校际交流的目的,利用互寄报纸、带团互访、实践调研、推荐学生媒体骨干到相关正式媒体实习和工作等方式,以打造北京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学生媒体的精神家园、展示平台、沟通纽带和实践基地,促进高校学生媒体的健康发展。2008年年会暨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2008年4月19至20日,“2008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暨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25周年社庆”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首都各高校以及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各地99家高校学生媒体的一百五十余名代表,以及首都知名新闻学教授、著名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就高校学生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论坛由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承办。
此次会议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与会各省代表热议首都联盟的运作经验,广泛探讨了在其他各省成立传媒联盟的可能性。此后,上海、广州、四川、天津、江苏等地高校媒体之间的联谊活动日益频繁。2009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二全)2009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于2009年5月17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张坤、团市委大学部部长胡玖龙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重要讲话。首都50余所高校的80多个媒体社长、主编和天津、四川等外省联盟的代表出席,共议高校传媒的建设和发展。论坛探讨了高校学生媒体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等议题;审议并修改《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章程》,推举第二届主席团。
通过这次大会,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更名为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并以团体会员形式纳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三全)2010年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于2010年4月2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等出席年会并讲话。北京地区50余所高校的80多家高校媒体负责人与会。闭幕式上,会议选举产生了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第三届主席团单位,聘任团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为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
经过此次年会,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开始接受北京团市委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北京记者站双重领导。团市委宣传部将从不断完善北京共青团新闻宣传工作体系的高度,加大力度整合首都高校传媒联盟资源,让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更多的高校青年。第四届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全体会议2011年4月24日,第四届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全体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北京团市委宣传部部长常蓉、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副秘书长何磊、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柏贞尧出席了会议。第三届首都校媒联盟主席谢丽莎向大会做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北京师范大学团报《北师青年》创刊。
本次全体会议由来自首都地区高校中的团报团刊、新闻网、电视台、广播台、新闻学院报纸、特色院系刊物、校报学生记者团、摄影记者、主持人、国际传播人才等10个界别的校园媒体负责人及各校代表400余人组成。会议修改了《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章程》,并继续聘任中国青年报北京记者站及团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担任联盟秘书长。同日,首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肯德基品牌、北京晨报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三早倡议”:每天清晨读一份报,吃一份早餐,做一次早锻炼,争做三早达人,争创三早宿舍。
历届主席第一届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报社周慧
2008年11月起由唐轶兼任,理事会改称主席团
常务理事:
北京大学《北大青年》付雁南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李强
北京师范大学党宣记者团 何兆展
中央财经大学《青春中传》 王恒辉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人》 王燕飞
北京服装学院《北服青年资讯》 吴振平
北京科技大学《北科大青年》 宋乐
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 马学玲
秘书长:杨得志
副秘书长:唐轶彭凯雷第二届主席: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网付饶
常务副主席: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陈泓
副主席:
北京大学新闻网 何瑫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袁梦晨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人》李宁梓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 吴一叶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青年网 李文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徐嫩羽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时代》高洋
秘书长:李新玲
副秘书长:唐轶第三届主席: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谢丽莎
副主席: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李燕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春报》 陈跃子
国际关系学院报 周方茹
中央民族大学《民声时报》钟宇飞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宣传部 吴梦楠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青年网 李文
北京服装学院《北服青年资讯》 崔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通讯社 谢思楠
秘书长:李新玲 祁治国
副秘书长:唐轶 崔杰第四届主席:北京大学《北大青年》报 史鹏飞
副主席:清华大学《紫荆》报 揭晓蒙
北京师范大学北师青年报社 孙健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报社 邹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春报》 陈奕勤
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中心 程婕
外交学院《外交青年》杂志社 段茜
北京服装学院《北服青年资讯》 王然
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共青团》 康宁
中央民族大学民大青年报社 黄基鑫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人》报 马晓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校报》 陈璐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 全晨琛
秘书长:李新玲 常蓉
副秘书长:唐轶 崔杰
章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首都高校传媒联盟是由首都各高校媒体自发成立的联谊组织。作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条 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的宗旨:加深、加强首都高校媒体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和资讯的共享,为各高校校园媒体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建立友谊的平台,将首都高校媒体凝聚为一个整体,担负起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第二章任务
第三条 组织和推动高校媒体工作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高校媒体的水平。
第四条 整合社会媒体、新闻机构、各校宣传、党团有关部门和新闻院系等进行校媒记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新闻宣传理论探讨、业务交流等活动,提高高校媒体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第五条 使首都高校媒体以一个良好的整体形象面对社会,成为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
第六条 建立和完善业务奖励机制,开展业务评奖活动,促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培养未来新闻行业记者、编辑、评论员,培养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评选和表彰优秀媒体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第七条 维护媒体记者的合法权益,向各校党团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媒体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
第八条 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组织联盟成员前往社会媒体参观访问,并积极联络社会媒体,为高校媒体提供报道展示的平台。推荐校媒骨干到媒体实习和工作。
第九条 开展校际交流,以互寄报纸、带团互访、实践调研等方式,增进高校媒体的相互友谊、了解与合作。
第十条 在自愿参与原则下组织成员代表首都校媒与各地校媒联盟开展交流、联谊活动。
第十一条 以各种方式为联盟成员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和物质支持,包括组织联盟成员搭建共同的采编、经营网络,参与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的校媒扶持计划,为媒体人提供新闻业务和运营实践的锻炼基地。
第三章会员
第十二条 联盟实行团体会员制。在京的国民教育系列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国家教育部门审批成立的依靠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媒体,承认联盟章程,经联盟主席团审核后,均可成为联盟成员。
第十三条 联盟成员单位有下列权利与义务:
(一)会员单位有权自荐、推选联盟主席、副主席;
(二)参加联盟组织的活动;
(三)遵守联盟章程,接受联盟委托的任务;
(四)对联盟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实行监督;
(五)获得联盟提供的业务指导和物质支持。
第四章组织
第十四条 联盟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大会,每学年年初召开一次,其职责包括:
(一)决定联盟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听取并审议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三)制定或修改联盟章程;
(四)推选产生新一届联盟主席团,推举主席、副主席。
第十五条 联盟日常决策机构为主席团,每届任期一年,由年会推选出的主席、副主席组成,主席团数量为9-11名,由具有丰富高校媒体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担任。大会同时推举主席一人。
第十六条 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青年报北京记者站,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秘书处对主席团负责,主持联盟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主席团决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