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学名:Pitta sordida sordida),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8厘米。体型圆胖,尾短,腿长。头黑,上体绿色,两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纹,头顶至后枕深褐,胸及腹部苹果绿,臀亮红。飞行时易见。叫声简单是重复的双哨音“pih-pih“,间隔极短。在森林底层活动,翻拣树叶及朽木以寻找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于菲律宾是(除卡坦端内斯马斯巴特,帕奈和巴拉望群岛),包括巴西兰和苏禄岛。
中文学名:
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
Pitta sordida sordida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八色鸫科
属:
八色鸫属
种:
绿胸八色鸫
亚种:
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
命名时间:
Statius Muller, 1776
英文名称:
Hooded Pitta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图2)
[1]
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体长为16~18厘米,体重50~59克。虹膜茶褐色;嘴黑色或黑褐色;脚褐灰色。它的头部、眼先及细狭的眉纹、眼圈、颊、耳羽、颏、喉和颈项概为黑色、后颈部尤为黑亮。嘴角处有一栗色斑。背部及肩羽、飞羽的表面为亮油绿色,初级飞羽具大形的白色翼斑。胸部、腹部和两胁淡草绿色,渲染蓝色,与蓝翅八色鸫和马来八色鸫有明显的不同。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猩红色,上腹部中央羽毛县黑色块斑。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2]
分布范围分布于菲律宾是(除卡坦端内斯马斯巴特,帕奈和巴拉望组),包括巴西兰和苏禄岛(霍洛岛,塔威塔威)。[3]
生活习性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图3)
[4]
绿胸八色鸫主要栖息在海拔700-1300米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多见在林下阴湿处和水边活动觅食。尤其是疏林、灌丛、次生林和小树丛中,有时也出现于村边树林和灌丛中。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3只一起。常在潮湿的地面落叶屋中扒开落叶,频频用脚翻转地上的枯枝落叶,寻找食物。以鞘翅目锹甲科及象甲科昆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蚂蚁、蚯蚓、白蚁,以及种子和果实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重复的双哨音“pih-pih“,间隔极短。[2]
生长繁殖绿胸八色鸫指名亚种(图4)
[5]
繁殖在海拔1500米下的热带雨林中,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地上或树枝堆中,修建的巢较为粗糙,主要用细枝、竹叶、树叶、细枝、枯草、苔藓、地衣、草茎和根构成,巢口多开在近地端处,一般多有落叶或其他碎片等隐蔽物将巢掩埋。在由竹子为主的地区,建巢的是主要构材中竹叶就占了很大比例。每窝产卵3~6枚,颜色从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有所不同。卵的大小为28~23mmx22.5~19.6mm,平均27mmx21mm。雌雄共同建巢、孵化和喂雏的。孵化持续约17天。[2]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