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香附丸1

【处方】香附(醋制)300g 当归200g 川芎50g 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 白术(炒)100g 砂仁25g 陈皮50g 黄芩50g

【制法】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功能与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香附丸2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六。

【组成】香附子(大者,去皮) 沉香各15克 槟榔 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用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每服10丸,麝香汤下。

【主治】小儿牙齿不长。

香附丸3

【来源】《普济方》卷三三一。

【组成】香附子60克(醋煮) 吴茱萸 白薇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香附丸4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组成】牵牛(炒) 香附子(炒) 石燕(煅红,酒浸,研) 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用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用蓖麻汤下。

【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