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介特jiè tè

1. 指单身的人。

《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 杜预 注:“介特,单身民也。”

2. 孤独。

汉 王逸 《九思·怨上》:“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三国 魏 曹植 《闲居赋》:“何吾人之介特,去朋正而无俦。”

3. 孤高,不随流俗。

《后汉书·马融传》:“察淫侈之华誉,顾介特之实功。” 李贤 注:“介特谓孤介特立也。”《新唐书·李绛传》:“ 绛 居中介特,尤为左右所不悦。”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蒙 既登公门,公之介特真淳,岂不素知。”《明史·刘铉传》:“ 铉 性介特,言行不苟。” 章炳麟 《<无政府主义>序》:“故有乐羣就众,亦有介特寡交,人心不同,虑如面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