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伯奇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界伯奇坝位于奥地利蒂罗尔州、法根(Faggenbach)河的考恩河谷,距离最近的城市为兰德克(Lardeck)市。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3m,库容1.4亿m3 。水库的水通过引水隧洞引至因河河谷(Inn Valley)的考恩台尔(Kaunertal)水电站发电,电站装机容量33.5万kW,平均年发电量 5.7亿kW·h。工程于1961年开工,1965年竣工。 坝址区岸坡由山麓堆石物和含漂砾的冰碛粘土所覆盖,厚达2.5m,河床部分为砂砾石,愈往上游,厚度愈大,基岩为片麻岩。水库最高水位1767m,水库蓄水面积2.6km2。

目录

界伯奇坝枢纽布置工程建设

界伯奇坝Gepatsch Dam

枢纽布置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表层溢洪隧洞和底部放水洞等。

大坝为窄心墙堆石坝,坝轴线呈弧形,坝顶长630m,坝顶宽10m,坝底宽407m,上、下游坝坡均为1:1.5。大坝体积710万m,其中心墙100万m,过渡区160万m,坝壳450

万m。

导流洞位于右岸,将导流洞改建成底部放水洞和表层泄洪隧洞,表层泄洪洞的喇叭进水口直径13.3m,以一倾斜竖井与导流隧洞相接。用作底部放水洞的一段导流隧洞长1145m,直径3.4m,底部放水洞的一部分与泄洪隧洞共用,共用段直径3.4m,长421m,闸门室设置两扇15m的泄水闸门。

工程建设大坝心墙用经过筛分的坡积料填筑,在与基岩连接处,铺筑一层厚约10cm的粉土。坝基采用灌浆帷幕防渗,其深度达100m。

心墙土料取自坝址下游600m的左岸料场内。将土料中大于80mm的颗粒用两台筛分机筛除。心墙的上游部分填料中,掺有1%的班脱土。

在第一年填筑土料时(1962年),由于发现土料场天然含水量变化太大,因而设置了4台圆筒形转窑的烘料厂,生产能力为400t/h。经过烘烤后,土料的天然含水量减少了3%,使其接近于葡氏最佳含水量。土料用自卸车运至坝址,铺土厚度30cm,用40t汽胎碾碾压6遍。

过渡区土料取自河床沉积物,天然含水量为3%~6%,铺土厚度60cm,用40t汽胎碾或8.5t履带式拖拉机牵引的振动碾碾压4遍。

坝壳采用坚硬片麻岩石料填筑,级配为混合级配,粒径为0~60mm的占10%~60%。压实方法为:先用高压水冲射,然后用17t吊车起吊的振动夯压实,再用8.5t振动平碾压实。

1964年8月,水库蓄水至1702m时,发现大坝上游左岸岸坡有3处古滑坡开始滑动,滑体前缘宽1080m,距上游面仅200m,体积约2000万m。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分期控制蓄水措施,于1966年9月下旬将水库蓄至设计雍水位1767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