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长中线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义延长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往往需要连接相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等。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中线倍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例题例1:如图,在△ABC中,AB=2AC,AD平分BC,AD⊥AC,求∠BAC的度数。

解:∠BAC=120,理由如下:例1-图

延长AD,使AD=DE,连接BE。

∵AD⊥AC

∴∠EAC=90°

∵∠ADC和∠BDE是对顶角

∴∠ADC=∠BDE

又∵AD平分BC

∴DB=DC

在△ADC和△BDE中:

【DA=DE】

【∠ADC=∠BDE】

【DB=DC】

∴△ADC≌△BDE(SAS)

∴AC=BE

∴∠E=∠EAC=90°,BE=AC

∵AB=2AC

∴AB=2BE

即1/2AB=BE

∴∠BAE=3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AC=∠BAE+∠EAC

=30°+90°

=120°

例2:如图,在△ABC中,AB=5a,AC=3a(a>0),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延长AD至AE,交BC于D,使DE=AD。连接EC。

例2-图

∵∠EDC和∠BDA是对顶角

∴∠EDC=∠BDA

又∵D是BC的中点

∴BD=DC

在△ABD和△CDE中:

【DE=AD】

【∠EDC=∠BDA】

【BD=DC】

∴△ABD≌△CDE(SAS)

∴AB=EC=5a

∵△ACE

∴AC+EC>AE>AC-EC

又∵AC=3a,EC=5a

∴AE的取值范围为:5a+3a>AE>5a-3a

即8a>AE>2a

由题意:AE=2AD

∴8a>2AD>2a

即4a>AD>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