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永大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末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明军收复之前在“己巳之变”(1629年)被后金军所占据的滦州、水平、迁安、遵化四城的作战,史称“遵永大捷”。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进犯北京。史称“己巳之变”。崇祯三年二月,皇太极率后金主力撤回沈阳,留阿巴泰驻守明境内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卢龙)、迁安、遵化四城为战略据点,虎眈北京。

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督理军务,重新集结力量,值后金大贝勒阿敏、贝勒硕托领兵5000余入关与驻滦州、水平、迁安、遵化四城的阿巴泰换防之机,由山西总兵马世龙、锦州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杨绍基等统兵围攻滦州。

阿敏在永平得知滦州被围,派大将巴都礼领兵数百赴援,并缩短战线,将迁安后金守兵撤至永平。明军将巴都礼所率援军歼灭后,遂用红夷大炮轰击滦州城,尽毁城楼。后金守将纳穆泰率众力战不支,遂于十二日夜弃城奔赴水平,途中遭明军马如龙截击,损失将士400余人。阿敏连续受挫,被迫全线撤退,返回盛京。明军收复滦州等四城。此战暂时解除了后金以遵永四城为进攻立足点,时时对明京几地区的威胁。也为明朝挽回了一点点“面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