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钮饰的雕刻,属于圆雕的范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但它和圆雕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二是只表现物像的上方,而不像圆雕那样,需要全方位表现;此外,钮雕的表现内容多是动物,特别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等,因此,钮雕也称为“兽钮”。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以其作为凭信和权力的象征,古今皆是,自有印章,便有印钮装饰,无所谓谁先谁后。

印钮,俗称印鼻子,用以穿绳系结。开始纯为实用,而后才加以巧饰,如在鼻钮上雕刻不同的兽头,用以标志各级官阶。

历史钮雕的历史是和印章连在一起的,有印才有钮。据有关历史考证,最早的印章始于周朝,距今己有三千多年。最初的印章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专用品。最初的印钮也十分简单、纯朴,只在印钮上方钻一孔,用来穿绳系结以便携带,因此印钮也称“印鼻子”。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印章在材料和钮饰上,根据使用者不同的权位和官衔,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秦时的官印,除了用金、银、铜等质料的不同来区分官爵的高低外,还在印钮的装饰上加以区别。到了汉代,皇帝用玉玺虎钮,皇后用金玺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及左右将军则用金印龟钮,俸禄二千石的官,用的是银印龟钮,二百石至千石的,则用铜印象钮,此后,历代王朝,上至君王下至各品官员所用印钮,以职位高低,多为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以及十二生肖中的其它动物。

自元代工冕以花乳石为印章肇始,因石印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遂至盛行。以寿山石作印材,除了柔而易攻之外,尚有洁净如玉,色彩斑斓等优点,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章广泛使用钮雕,也于明代勃兴起来,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本世纪50年代初,福建泉州苏大山先生捐献的明朝李卓吾遗印两枚,是清朝同治年间修林李小宗词时出土的,一镌白文“李贽”,一镌朱文“卓吾”,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这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晶。

古代出土雕刻古代印章的材料通常使用金银铜玉,而非石头。20世纪50年代,湖南长沙一带相继出土了40多枚西汉滑石印,多为鼻钮、台钮、桥钮及龟钮。考古界据此认为,石印的历史应该始于秦汉。由于石印易于受刀,所以时人竞相采用,很快在文人雅士中得以盛行。直至到了元代,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寿山石的钮雕历史才得以翻开第一页。因为寿山石不仅柔而易攻,而且洁净如玉、色彩斑斓,因此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钮的历史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祥。到了明代,寿山石印钮开始勃兴盛行,成为寿山石雕的一个特殊品种。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有两枚印章“李贽”和“卓吾”,均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精品。清初,寿山石钮雕的技法逐渐发展到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品类。在小小的印钮之上,倾注着许多石雕艺术家的心血,他们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赋盈盈方寸以万种风流。一代宗师杨璇、周彬都是钮雕高手。杨璇的钮饰风是集古代玉玺铜印的规范,充分发挥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色,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形与情趣,因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周彬制钮的风格则以朴茂、清灵、流畅著称,其钮雕常常外形夸张,境界神妙。他还善于撷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并在印台四周刻浮雕锦褥纹和取古铜器图案加以演变作边纹,其博古图案直处平整,转角处圆浑流畅,图案间隔紧密,有针线难入之妙,堪称一绝。

钮雕门派“东门派”鼻祖林谦培也精于印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传神,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高足林元珠的钮雕,遒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于须、鬃、毛、发的刻划。自林谦培、林元珠之后,“东门派”钮雕的传人很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甚、周宝庭等。他们虽继承师法,但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兼融东、西两个门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堪称是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 清同治光绪年间,福州“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亦精干印钮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得意弟于林元珠所刻印钮,道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干须、鬃、毛、发的刻划。“东门派”刻钮的后人颇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煁、周宝庭等。他们虽承师法,然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能兼融东。西门流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是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

新时期以来,“东门派”钮雕传承新人层出不穷,涌现出王炎铨、杨祥、郭祥忍、郑忠明、吴阳明等一批钮雕名家和高手。郭功森的儿子郭祥忍不仅继承父业还大胆创新,他雕刻的印钮达数百种,形态逼真,刀法细腻,是收藏家竞相追逐的佳品。如他的新作《龙凤十全》,在2002年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评选中,荣获金奖。此外,他雕刻的《王者之尊》、《十三太保章》,也可称为传世之宝。

“西门派”本来就是以印钮作为本门派的宗业,因此从潘玉茂开始,到潘玉进、潘玉泉兄弟,以及后续弟子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等,都是钮雕名家。其作品风格与“东门派”迥然不同,古雅大方,浑朴厚重,深得文人雅士珍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寿山石钮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由古兽扩大至花果人物,连印台雕边的花纹也形形色色,有断纹、双不断纹、龙形纹、水波纹等14余种,真是方寸大天地,纹丝见功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