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麓,是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祠宇,占地24300平方米,为纪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阵亡烈士,于1886年12月落成。1920年曾重修,1984年重建,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 纪念馆西侧的烈士陵园,安息796个为国捐躯的铁血男儿。马限山山顶的古炮台是中法马江战争中的历史遗迹。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文名称: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外文名称:
Fuzhou Memorial Hall of the Majiang Naval Battle
类别:
海战纪念馆
地点:
福州马尾马限山东麓
竣工时间:
祠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馆藏精品:
中法马江海战专题陈列
重建时间:
1984年重建
目录
馆址介绍馆舍介绍历史沿革开放时间
馆址介绍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限山东麓。邮编:350015
隶属马尾区文化局。
馆舍介绍马江海战纪念馆
[1]
该馆设于马尾港昭忠祠内,傍依中法马江海战烈士陵园。祠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门廊、戏台、享堂,内祀中法马江海战烈士灵位牌。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池沼、墓园1500平方米。1949年福建省军区教导队接管祠堂。1962年部队迁出,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接管并修复昭忠祠,对外开放。“文化大革命”中,祠被作为制鞋工厂。陵园被用作水泥预制件工场。1973年建设马尾港后,昭忠祠及墓均被淹没一米左右。1984年由福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收回昭忠祠及马江海战烈士墓园,集中力量修复,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举办中法马江海战专题陈列,展出海战有关文物130件,挂图、图表、照片197幅。观众在参观完陈列后可瞻仰烈士陵园。
历史沿革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城东17公里处马尾区马限山东 南麓,建筑面积 3000多平方米。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官兵,1886年12月建成昭忠祠。1984年重修,辟为此馆。陈列分两大部分:以文物、照片 、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 、图片 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馆西为烈士冢,馆与冢之间的鱼塘旁新建追思亭,山上有古炮台。1991年被列为青少年德育基地。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在马尾兴办船政,原江西总督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平远号),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中国近代第一支军舰队均出于此。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船政学堂培育了严复、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英才,中国近代海军五分之三的军官出自马尾。
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1920年,由海军界和船政学校校友从京、沪、榕等地募捐经费,建立马江昭忠祠,1983年成立马江海战纪念馆。在马尾有关福建船政的古迹遗址众多,保存较完整的有船政轮机厂、绘事院、钟楼、一号船坞、昭忠祠等。马江海战纪念馆和船政轮建筑群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软弱,使得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官兵 796人牺牲,打捞烈士 400多具遗体 ,分 9冢安葬于马限山麓。同年12月,奉旨在墓畔建造昭忠祠。民国9年,海军总长刘冠雄认为祠墓过于简陋,委托福州船政局陈兆锵向京、沪等地募款2.3万多元进行扩建,并将原葬在马尾造船厂石船坞旁的一批烈士遗骨也迁入,与原有的9坟合为1冢,墓前置“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处”碑石。马江昭忠祠广27.6米、深24.6米,五楹并列,红墙绿瓦。祠正中置796位烈士神主牌,梁上高挂一方“碧血千秋”金字匾额,为萨镇冰题、沈觐寿书。两侧壁上各镶嵌3块铭刻烈士姓名、职务的碑石,两边回廓分立昭忠祠碑和记叙烈士业绩的碑刻。厅中陈列有马尾港地形沙盘,西厢及廓庑陈列大炮、炮弹及烈士遗物、遗嘱等。从边门出祠西,有口池塘,池畔建有一座双层楼阁,沿池畔石径行约100米,即到达墓台。台高约1米,环台三面各设一座5层台阶,台正中有一座圆顶雕花四柱的石碑亭。墓宽约34米,深7.5米,墓前置华表副,骏马一对。昭忠祠后山岩悬壁上有三处摩崖题刻:一是“蒋山青处”,取于萨都刺的诗句,意寓烈士与青山长存;一是“仰止”,取自“高山仰止”,表示对殉身的将士的崇敬;一是“铁石同心”,歌颂烈士忠贞品节。墓西有一登山古道,拾级而上,便是马限山炮台遗址。 两年后,墓东建“昭忠神祠”,1920年重建墓园,合9冢为一丘,并成立了马江海城纪念馆。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 8:00 - 12:00 下午 14:00 - 17:30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