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dāng tú gāo ㄉㄤ ㄊㄨˊ ㄍㄠ
当涂高
汉代谶书中的隐语。指三国魏。《后汉书·袁术传》:“(术)又少见谶书,言‘代汉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李贤注:“当涂高者,‘魏’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肃承天命”南朝宋裴松之注:“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故白马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当‘代汉 ’。’” 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汉末三国时下邳贼阙宣自称天子多依此谶。汉末权臣李傕也曾迷信此谶语,傕者,同“阙”也,又曰极高之人为傕。
历史来源在中国历史上,谶语一直是个神秘而且有用的东西。谶,即预言。通常是用一些隐晦的游移不定的话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如果还加上图像,就叫图谶,对谶的系统性解释,则为谶纬。每到一个王朝衰败的时候,就会有谶语出现,并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
史料中最早的谶纬或许就是秦始皇时,有人在石头上刻字,说“亡秦者胡也”,搞得始皇帝龙心不悦,派出大将蒙恬北击胡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可他却不曾想到,自己还有个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靠的就是在鲤鱼肚子里塞布条,还有吴广装成狐狸在草丛里喊“大楚兴,陈胜王”,现在看起来非常小儿科,在当时,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邦玩的也是这一套,斩白蛇之类“壮举”,很可能是刘邦发迹后,吹鼓手系统炮制的“神话”——这位天子出身寒微,在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实在拿不出手。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这位第一个布衣天子不得不弄些神神怪怪,连老爹都不承认是亲的,这种骨子里的自卑感影响了汉帝国的精神。
就在这个神神怪怪的朝代,一句宣告它灭亡的谶语登场了——“代汉者,当涂高也。”
《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舒曰:“当涂高者,魏也。”
这谶语的意思很明白,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而代它的“当涂高”却很费解了,什么意思呢?是人名还是隐语呢?谁是“当涂高”呢?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
一般来说,谶语通常在“国将不国”时才会流行,这也并不奇怪,“国将亡,听于神”,凡到国破家亡,必多奇奇怪怪。然而“当涂高”却有点特别,至少汉武帝时(正是汉朝的鼎盛期)就传的沸沸扬扬了。《太平御览》引古代野史,记载了刘彻死前的“天鹅绝唱”:
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群臣进曰:“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东汉末年,自从黄巾起义,继之董卓弄权,东汉王朝势成瓦解,群雄并起,“代汉者,当涂高也。”再一次焕发活力。
首先认为自己是“当涂高”的是那个无才寡德而又自命不凡的袁术。
《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觿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裨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
典略曰: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