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无题·兵火有余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晚唐时期吴兴人钱珝的诗,本诗是【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一。表现了遭受兵灾之后乡村的凄凉景象,情感真挚感人。

作品名称:

《江行无题·兵火有余烬》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作者:

钱珝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江行无题

兵火有余烬①,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②。[1]

作品注释①余烬:指兵灾之后残存的东西。烬:火灰。这句意为战争初息。

②“无人”两句说:早晨无人争渡,唯有残月的寒光投入渡口沙滩。写战后农村凋敝,人烟稀少的破落景象。[2]

作品鉴赏这组《江行无题一百首》,系钱珝贬抚州司马时途中所作。一作钱起诗,当误。胡震亨《唐音戊签》:“旧作钱起诗。今考诗系迁谪途诗中杂咏,起无谪宦事,而珝自中书谪抚州,其《舟中集》序云:‘秋八月,从襄阳浮江而行。’诗中岘山、沔、武昌、匡庐、鄱湖、浔阳诸地,经途所历,一一吻合,而秋半九日,尤为左验,其为珝诗无疑。《蔡宽夫诗话》云:‘《江行》百首,钱蒙仲得之他本,因以传世,原非起集之旧。’宋人语更可据。”[2]

这组诗中,诗人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描写着大江两岸的美丽动人风光,连缀观之,仿佛一幅万里长江的巨幅长卷,生机盎然。这是其中的第四十三首。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此诗是从晓渡冷落的景象中含蓄地谴责了军阀朱温、杨行密等在长江流域混战的罪恶,暗示出诗人的厌战之情。在表现艺术上,全诗纯属客观描摹景象;结句非常含蓄,如果不联系首句“兵火”之语,几乎使人不易觉察诗人对战乱的谴责之情。由于在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1]

作者简介钱珝

唐代诗人。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钱起曾孙。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举进士,累迁尚书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由宰相王抟举荐,擢为知制诰,又升任中书舍人。公元900年(兴化三年),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