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陵城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阜陵城遗址,遗址在全椒东南9公里的百子村,村东为全陈公路。遗址呈长方形,长500米,宽300米,今为宅区。保护范围:北至文畈队农田,南至池塘,西至渠道埂,东到公路沿。

西汉初年,汉高帝置阜陵县,属淮南国。《安徽通志》:“阜陵古城在全椒东南,汉置县。”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封淮南厉王长子刘安为阜陵侯,阜陵始为侯国,寻复为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阜陵县隶九江郡。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徙封刘延为阜陵王,汉章帝建初元年(76)改为侯国,元和初复为王国,七传至阜陵王刘赦而国除。王莽时更阜陵为“阜陆”,至晋乃为阜陵县。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县废。城周围有汉代古墓群。

至清代,阜陵城址尚保存完好。吴火良 《阜陵城》诗:“晓上阜陵城,单衣浥清露。官柳麴尘黄,栖鸦堕修羽。周池水征澈,美哉金汤固。回首见平岗,垒垒多古墓。先人旧宅荒,苍烟没老树,谁家轻薄儿,骑马逐狐兔。”建国初期,城墙虽坍,然尚清晰可辨。从1965年起,在城址上盖起农舍、医院、学校,今已成为住宅区,城墙夷为平地。

1973年,省、地、县文物考古工作者,联合于城址侧发掘古墓两座,出土大批东汉器物。随后,长江中下游考古工作队,曾到此考察,根据地面暴露的陶、砖、瓦等遗物和截面堆积的文化层分析、研究,认为该城址有重要考古价值,建议保护。1978年,全椒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