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洋,男,昆曲净、红生。

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工净、红生。师承陈富瑞、孙盛文及传字辈老师薛传钢、邵传镛、沈传锟等。

擅演传统折子戏有《山门》、《嫁妹》、《冥判》《刀会》、《古城会》、《访普》等。

曾获上海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和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多次赴香港、台湾地区及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访演,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和英国大廷腾艺术学院讲学,深受欢迎。在根据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马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中扮演主角之一杜戈,极受赞誉。

基本功扎实,唱腔音色圆朗、优美、动听,大气磅礴。表演细腻,文武昆乱不挡。

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活动年表

1975年4月,农历乙卯年:“中央文革”成立录音录像组录制传统戏

“中央文革”成立一个录音录像组,为毛泽东录制传统戏。参加的人北京的有李金泉、赓金群、高盛麟、洪雪飞、万一英、侯少奎、李宗义、杜近芳、李慧芳、马长礼等,上海的方洋、刘异龙、闵惠芬等。

所录剧目计有:

京剧《古城会》(高盛麟,袁世海)

京剧《独木关》(高盛麟,高盛虹,萧盛萱,张春孝)

京剧《薛礼叹月》(高盛麟,郝庆海)

京剧《长坂坡·汉津口》(高盛麟,袁世海,俞大陆)

京剧《挑华车》(高盛麟)

京剧《洗浮山》(高盛麟)

京剧《走麦城》(高盛麟)

京剧《盗魂铃》(李宗义,李慧芳)

京剧《大·探·二》(李宗义,李长春,李炳淑,赵炳啸)

京剧《法门寺》(李宗义,李慧芳,罗荣贵)

京剧《空城计》(李宗义,萧英翔)

京剧《斩黄袍》(李宗义,王泉奎,吴富友)

2005年7月,农历乙酉年:首套以昆曲艺术为主题的传记类专题片DVD《寻梦半世纪》发行

国内首套以昆曲艺术为主题的传记类专题片DVD《寻梦半世纪》,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公开出版发行。

这部展现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昆剧表演艺术家成长历程的专题片,首度披露了大量艺术家们的珍贵资料,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一直以来,有关戏曲艺术的音像制品几乎都是唱段或者大戏,却很少有记录艺术家成长经历的人文传记类专题出现。上海昆剧团作拥有“第一流的演员、第一流的剧目”,这些艺术家的人生感悟和艺术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挖掘整理。东视戏剧频道编导衡娟历时一年,跟踪采访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梁谷音、张静娴、王芝泉、张洵澎、方洋、张铭荣10位艺术家,拍摄完成了《寻梦半世纪》。

除了详实的访谈,《寻梦半世纪》还搜集了大量珍贵史料,记录这些昆剧名家曲折传奇的艺术成长经历。其中不仅有许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老报纸,还有一部拍摄于1960年的纪录电影,从中可以看到这些艺术家在当年的风华正茂。很多难得一见的资料都是由艺术家们私人收藏,这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