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民国2年(1913年),里人任连城自日本留学归来,他参加过最早的新剧组织“春柳社”。受陈去病戏剧改革的影响,在家乡发起成立“桐花社”。陈去病曾为桐花社书写征求社员的启事。 桐花社主要成员有任天籁、任传薪、沈醒世等人。他们组织社员排演和演出新剧《不如归》,照搬上海新舞台模式,内容比较严肃,不合群众口味,观众甚少。民国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抑郁而死,上海新舞台推出讽刺新剧《皇帝梦》,风靡一时。桐花社仿效移植,由于剧情生动活泼,讽刺辛辣,反映了历史真实,而且使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竟引起轰动,连演连满。现代新剧开始为镇人接受。以后又排演了《空谷兰》、《一缕麻》、《新茶花》等社会家庭剧。该社先后被邀请至松陵、黎里、盛泽、平望、八坼等镇巡回演出,对推进新剧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20年,桐花社中一些年轻人如钱天明、蔡桂洲、丁贻荪等,主张重振旗鼓,排演新剧。翌年,教师范菊高、叶得露等编写剧本《左宝贵平壤喋血记》,写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清将左宝贵血战平壤玄武门殉国的故事,在同川小学20周年校庆大会上公演,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获得极大成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桐花社活动停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