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龙居委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如龙居委会如龙居委如龙居委会

会,位于汕头市区东北部。东与泰龙居委接壤,西至乐山路(与广厦街道接壤),南至324国道汕汾路,北临洋滨居委,嵩山北路横跨中间。属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辖区面积约36公顷(不包括原征用耕地),常住居民3720人,以纯纪姓人家为主。外来人口约1千余人。

纪氏宗祠

如龙居委会,原称官埭尾村,属下蓬镇官一管理区。埭,是土坝的意思,官府修筑的堤坝称为官埭。当时,官府为防水患,令民众于蓬洲都南面沙滩修筑堤坝,此后邻近乡民便将这片地方称为官埭。元末明初由纪姓人家迁此创乡,因地处官埭乡尾端,故称官埭尾。1996年经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官一管理区设立如龙等四个社区居委会,为纪念本乡纪经如、纪经其、纪喜龙等革命先烈,原官埭尾村更名为如龙社区居委会。 如龙居委(原官埭尾)历史悠久, 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村中现存有纪氏宗祠、乐澹纪公祠、纪氏恭祖祠、进和纪氏祖祠、儒林第、福德古庙等文物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是有名的文艺之乡昔日的官埭尾村有官埭尾涂戏队、官埭尾高跷队、官埭尾锣鼓队等民间文艺团体。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潮汕平原革命根据地——官埭尾村曾经出现过一段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涌现了向敌人展开英勇不屈斗争纪喜龙、纪经其等革命先烈,在潮汕地下党官埭.如龙革命树

的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革命地下党人曾经常活动、秘密开会的大榕树据点,被称为“革命树”。如今,这棵逾百年的大树,枝叶茂盛,耸立在官埭尾村的西南端、机场路与嵩山路的交界处,汕头市龙湖区把它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元大酒楼

如龙居委(原官埭尾) 辖区交通发达,辖区内有嵩山北路、东厦北路、324国道机场路等城市主干道。辖区内有如龙工业园、龙盛工业区等工业园区,云集了轻工业、重工业等一大批上规模企业。第三产业逐步兴起,如天元大酒楼、创美药业等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如龙居委(原官埭尾)自古以来 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有官一小学、下蓬中学、星河学院、英华外国语学校等一批上规模的知名学校。辖区内还活跃着刑释帮教实体——鸿泰搬运队、如龙老人禁毒队等一批省、市综治维稳先进集体,为建设“平安、和谐、发展、稳定”的如龙居委作出积极贡献。

历史沿革如龙居委(原官埭尾村) 北宋末年宣和三年(1121)前,属潮州府海阳县延德乡蓬洲都。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以前,属揭阳县延德乡蓬洲都官埭里(扶龙乡)。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设置澄海县,蓬洲都改属澄海县辖。

1921年,澄海县废都设区,属澄海县下蓬区。1932年属澄海县第八区(下蓬区)。1937年属澄海县第三区(上蓬、下蓬、鮀浦合并)。1946年属澄海县官埭镇级乡(俗称官埭十八乡)。1948年属澄海县第三区(上蓬、下蓬合并)。

1949年10月解放后,属澄海县第六区(下蓬区)。1956年3月属澄海县官埭乡(镇级乡)。1957年12月属澄海县下蓬乡(镇级乡)。1958年9月属汕头市红光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汕头市下蓬人民公社官埭大队。1961年3月属汕头市官埭人民公社官一大队(原官埭大队与官埭公社同名,更名为官一大队)。1965年6月属澄海县官埭公社官一大队官埭尾联队。1970年2月16日属澄海县下蓬人民公社(下蓬、官埭两公社合并)。1974年11月5日属汕头市郊下蓬人民公社。1984年1月1日属汕头市郊下蓬区公所。1987年1月属汕头市郊区下蓬镇官一管理区(既官一村委会)。1991年11月1日属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1996年经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官一管理区设立如龙等四个社区居委会,原官埭尾村更名为如龙社区居委会属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2002年1月属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龙祥街道和龙津街道合并)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