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构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Molar-tooth构造(简称“臼齿构造”或MT)是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产出特殊的沉积构造,发育于特定的沉积环境,是一种由5~15μm大小的方解石颗粒构成的、结构均匀而形态各异的、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特有的碳酸盐岩沉积构造,在我国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其成因解释。自从MT被发现以来的100多年里,各国的地质学家们提出了十多种成因解释,归属于无机成因、有机成因和生物-地球化学成因。

Baueman(1885)在北美 Belt 超群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具臼齿形态特征的特殊沉积构造,并称臼齿构造(Molar-tooth structure,简称MT)。Smith(1968)和James等(1998)也对其做过描述性定义。臼齿构造系由5~15μm纯净、等粒方解石颗粒组成的一种仅发育于前寒武纪时期的特殊碳酸盐岩构造。

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兴民村组臼齿碳酸盐岩的研究表明,兴民村组的MT形成于开阔陆表海浅潮下带—潮间带动荡环境,海平面升降频繁;沉积序列主要为泥晶灰岩与含泥灰岩、砂屑灰岩与泥晶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与泥晶灰岩和砂屑灰岩与纹层状泥晶灰岩的韵律。MT形成于过饱和CaCO3的微高盐度和高古温度环境,少有陆源物质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