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孔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佛孔寺

佛孔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最东边的马元乡佛孔村,离县城约40公里,地处西、礼、徽、成、天水之交界处,是西和县较为罕见的巧妙利用丹霞地貌而修建的寺庙。依山而建,山上山下,结构奇巧,气势磅礴,被称为 “小麦积山”。

佛孔寺又名“佛捆书”,相传是唐玄奘西天取经返回途中,在通天河遇老龟,而致使经文落水,经玄奘师徒护持抢救,在佛孔寺清理修正经书,故名“佛捆书”。佛孔寺历史十分悠久,据已毁之碑记载(部分碑刻“文革”时埋藏于佛孔寺新建戏楼底基处),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再建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可知开凿时间与敦煌、麦积及本县法镜寺、八峰崖相当。其时正是佛教复兴、造像盛行之时。

佛孔寺依佛孔村所在的金鼎山而建,金鼎山岩质为赤沙岩,为全国少有的丹霞地貌特质,高约四百余米。形似魏晋名窟天水“麦积山”,故有“小麦积山”之称。崖上大小石窟百余处,主峰凿有上下四层石窟,列塑各路仙佛。崖窟底层尤深,殿宇森严,气象恢宏。窟前依势建庙,错落有致。左侧有一泉名“龙眼”,清澈水旺,四时不涸。院内有一斜卧香柏,枝柯翠碧如新,据传是唐代僧人所载。崖顶可由山之背面盘绕而上,曲径通幽,蜿蜒环绕,坡地上奇葩异卉,芳草萋萋。顶部高端,绿树交柯,藤蔓垂壁,时见雉鸡、山鹰出没于此。举目四望,马元河金碧粼粼,山岚村舍,尽收眼底。近年,四方群众,逐渐恢复旧制,山门佛阁,修葺一新,每年三月十五在佛孔寺举办庙会,四路商客及游人来赶会观光,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