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称脊美鲸 黑露背鲸 直背鲸 比斯开鲸 瘤头鲸
分类鲸目露脊鲸科。
拉丁学名Eubalaena,glacialis,
英文名black right whale。
外形特征体长17米左右,体重47~69吨。体色蓝黑色或黑色。头部长度约为体长四分之一,且具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所以得名“瘤头鲸”。下唇的上缘凹凸不平,舌小而厚,略呈蓝灰色。鲸须每侧约250枚,须长可达2.9米。无褶沟。无背鳍。鳍肢宽大,具5指,尾鳍较宽,宽度约为体长的35%,尾鳍、鳍肢都很柔软。有两个喷气孔,喷出高度为4~8米的雾状水柱。
生活习性黑露脊鲸是大洋冷温性稀有须鲸类。游速缓慢,洄游时速2~3海里,逃跑时也仅5海里左右。潜水深度不超过50米,持续时间10~20分钟。咽部的宽度只有6~7厘米,无法吞入大型鱼类,食性很窄,几乎仅限于挠足类小型浮游生物和小型软体动物。
生长繁殖交配、产仔期均为冬季,妊娠期约为一年,每年一胎。初生仔鲸体长4.5-6米,哺乳期6-7个月,离乳时体长达10米左右。性成熟时的体长,雌鲸为15.8米,雄鲸15.2米。 雌鲸每两年或更多时间产仔一次。以浮游性甲壳类为食,尤以桡足类中的蜇水蚤、长腹剑水蚤等为多。在黄海区主食太平洋磷虾。该种动物的食物选择和摄食方式同其鲸须结构有关, 摄食时它张开大口,将食物同海水一起吞入庞大的口腔内,然后闭嘴,用舌把海水从鲸须板间挤压出去,大量的小生物被筛留在须毛上,再用舌把这些滤下的食物塞入食道。
资源量目前鲸类学家估计在南半球约有3000头,在北大西洋数量尚少, 在北太平洋的数量也只有200余头。
分布范围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在中国见于南海、东海、黄海、台湾海域。
保护级别由于经济价值很高,且行动缓慢,性情温顺,所以易遭捕杀,是最早被猎捕的鲸种之一。现数量极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