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万载花灯戏,原名“花鼓灯”,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是江西花灯戏的代表。万载花灯戏
溯源早在明末清初年间,赣南的大批移民居于万载山区,带来了早期的赣南采万载花灯戏
茶戏——灯戏,与万载的“花鼓灯”结为一体,每逢节日,山区的群众,白天玩灯,夜间唱戏。在清乾隆壬申年间多为唱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后来发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只在平地演出,俗名叫“踩地老鼠”。这种以灯带戏的形式,就是万载“花灯戏”的最初阶段。
后来,“花灯戏”逐步发展成为半班,开始排演有故事情节的脚本戏,在声腔和表演方面具有了自己的特色,这也是“花灯戏”的全盛时期,有“洪福堂”、“得胜班”等花灯戏班、社十多个。
昔时,花灯盛行,有的灯队、跨村出乡、留宿接待之家。晚上围炉动乐、坐唱小曲、增添热闹。明、清以来,有赣南大量移民,迁入万载落户定居,相应将赣南早期采茶——灯戏,传入万载。乾隆、嘉庆年间(1763—1826)万载灯队,已向灯戏形式迈进。在活动时间上不仅是耍新年,闹元宵,而扩展到“花朝”以外去了。
分布在分布区域上,县城、白良、三兴、马步、高城、双桥、茭湖、芦洲等乡镇村都有万载花灯戏
“花鼓灯”班社。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万载城乡的灯队开始组建正式的花鼓灯戏班。带着几台小曲、小戏上门、闹墟、赶集,并逐步开始唱“本戏”。万载城乡新出现了6、7个专业花鼓灯戏班。有康乐的高秉均1914年在小北关组建的“鸿福堂”;马步的王发生1916年在四都里组建的“全福堂”;茭湖的易花子1928年在谢溪组建的“幸庆堂”。同时还有新桥下的“锦伢班”、马步的“顺利班”、双桥的“德胜班”、高城的“合盛班”等等,还有多个季节性、业余性的花鼓灯小戏班。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正式成立了民间职业剧团,当时命名为“万载县实验剧团”,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改为“万载县地方剧团”。直到1968年10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止了活动,1969年以后逐步恢复了专业文艺团体,演出花灯戏,并常巡回省内、外演出。
目前,万载县仍有专业花灯戏剧团一个,农村也有少数几个业余的演出队伍。
剧目马步田北的龙家灯,仙源界岭的杂姓灯、双桥瓦窑的辛家灯,白良坑口的喻家灯,万载花灯戏
三兴闹坪的杂姓灯,在形式上,除玩灯之外,有的兼有一丑一旦(或全四旦)的歌舞节目。旦,一手执扇、一手执帕,走各种旦步;丑,一手执扇、一手摆动走各种矮步,由原来唱《十盏花灯》、《十月插花》、《十月好唱祝英台》等灯歌,扩展到《十打》、《十对》、《十把扇子》、《十杯酒》、《十送郎》、《十绣鞋》、《十月望郎》、《十月怀胎》、《十月生意》、《十只麻雀》、《十只螃蟹》、《十绣肚兜》、《十绣荷包》等一大批“十”字头小曲了。好些赣南流行的小曲,如《十对》、《铜钱歌》、《闹五更》等,也在万载的花灯队中唱起来、舞起来了。这种以灯带戏,不用搭台“踩地老鼠”的演出形式,叫“灯戏”,万载通称“小曲”。它无固定的班社。
由于高台戏的兴盛,带动地台戏——“灯戏”,亦如雨后春笋。民间建房,做寿、婚嫁、喜庆,亦竟尚邀请当地灯戏队伍,厅堂动乐,“踩地老鼠”凑趣成风。这类演出,开始叫“采茶”、 “三角班”或曰“花鼓灯”。
表演万载花灯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语言生动朴实,[2]唱词通俗易懂,万载花灯戏
表演形式优美活泼,保持着灯彩歌舞的艺术形态。开初,演的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后发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再后来,行当形成了八角头:即老生、老旦、大花、小花(丑)、生巾(小生)、、姬生(正旦)、烟花旦、彩旦。脸谱较为活泼自由,如小丑脸谱,视剧情不同,可画上蜻蜓、青蛙、蝴蝶、元宝、秤钩等不同图像。在表演技巧上,歌、舞、技并重,虚拟夸张、形象逼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之分。小生、小丑有高步、矮步。矮步又分猴拳步、螃蟹步、蛤蟆步、扫脚步、下水步、上下岭步等等。在技巧上,除基本的矮步功、扇子、手绢功外,还有板凳功、棍子功、耍伞、耍花鼓、耍稻草等。
万载花灯戏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极富江南乡土气息。本调、平调多用于戏剧性较强的叙事唱段,花灯调的“强弱强”三拍子等,节奏丰富,别具特色。唱腔变化多样,一律本嗓演唱,加上打击乐采用音色较低的乐器,与声腔融为一体,听起来使人感到温柔舒适,协调和谐。
在技巧上,除基本的矮步功、扇子、手绢功外,还有板凳功、棍子功、耍伞、耍花鼓、耍稻草等。万载花灯戏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极富江南乡土气息。本调、平调多用于戏剧性较强的叙事唱段,花灯调的“强弱强”三拍子等,节奏丰富,别具特色。唱腔变化多样,一律本嗓演唱,加上打击乐采用音色较低的乐器,与声腔融为一体,听起来使人感到温柔舒适,协调和谐。
“花灯戏”的主要曲调有:“花灯调”、“小调”、“平调”三大类。“花灯调”是花灯戏最原始的曲调。它们中间有些曲调是几百年前随赣南移民流传到万载来的,有的是本地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在群众中有着极广泛的影响,如:“十盏花灯”、“十月插花”、“正月里来是新年”、“十贺”等曲调,旋律优美,音型、节奏特色分明,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便于载歌载舞。“小调”是除花灯调外的民歌。“小调”的内容也极丰富,也是花灯戏的重要部分,其中“十送”、“对花”、“打花鼓”等都是本地流传的民歌小曲,节奏明快,易于群众接受和掌握。
从万载花灯到万载花灯戏,经历了坐唱“小曲”、“三角班”、“半班”等发展阶段,直至如今,多姿多彩的万载花灯戏,仍然始终保持着载歌载舞的灯彩艺术形式。
设备设备
1、灯光
花灯戏早期演出时,舞台上的灯光是用油灯,也是当时唯一的灯光。万载花灯戏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用的是汽灯,到了70-80年代,专业剧团用上了聚光灯、投影灯、跑云灯、水灯、大型排灯、蜂窝灯、脚灯、宇宙灯、频闪灯、追光灯、光芒灯、雪花灯、图案灯、扫描灯、电脑字幕机等多种舞台效果灯。
2、音响
成立专业剧团后,音响从晶体管扩音机到电子管扩音机,后来添置了现代调音台、功放器、无线话筒、领夹式无线话筒等。
3、布景
花灯戏早期阶段,舞台上的布景只有一桌两椅,现在演出花灯戏,从一桌两椅逐渐发展为有平面布景和立体布景,还配备了专业舞美工作人员。
4、服装
万载花灯戏
花灯戏的古装戏服装,五莽四靠齐全,小生摺子、女披、官服、各种花旦衣、短装、剑衣、老生衣、老旦衣等余套,现代服装余套。还有各种头盔、头面、各种髯口、各种帽子等。
5、化妆
花灯戏早期阶段的生、旦角化妆以品桃、元粉二色作为基础色彩,眉部略用水墨加黑。小丑最初用白笔在鼻梁上略涂几笔。但小丑脸谱较为活跃,视剧情不同,画上蜻蜓、蝴蝶、元宝、秤钩等不同图象。成立专业剧团后,化妆改用油彩颜料,色彩多样,生、旦、净、末、丑的化妆跟其它剧种大致相同。
6、道具
花灯戏的道具,都是根据剧情需要自行制作或到外购置。
文戏的道具一般采用特制的手帕、折扇、花伞、花轿等。
武戏的道具一般采用各种刀、枪、把子等。
7、乐器
(1)打击乐:
班鼓、堂鼓、梆子、大小锣、大小钹、小铛、云锣、飘锣、鋩锣、马锣、包锣、木鱼、碰铃、云板。
(2)管弦乐:
竹笛、大小唢呐、笙、高胡、二胡、中胡、低胡、三弦、琵琶、扬琴、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小号、中号、长号、圆号等。
传承辛亥革命后,万载城乡有些艺人不满足自己的灯队,他们发现了观众迫切需要看戏而请不到戏班的新情况,同时他们也感到组建戏班可以谋生糊口,于是添置了简单戏箱头面,组建了正式的花鼓灯戏班,就地取材,带着几台“小曲”(小戏)开始上门闹墟,赶集……十余年光景,逐渐开始唱“本戏”。当时,万载城乡新出现了六、七个专业的花鼓灯戏班。如康乐的高秉均1914年在小北关组成了“鸿福堂”,马步的王生发1917年在四都里组成了“金福堂”茭湖的易花子1928年在谢溪组成了“幸庆堂”,同时,还有新桥下汪锦松的“锦伢班”(即后期“鸿福堂”)马步龙成生的“顺利班”,双桥柳包元的“德胜班”(即后期“幸庆堂”),高城闻长庚的“合盛班”。此外,白良、三兴、万岁桥、芦洲、双桥、鹅峰在三、四十年代还出现了十来个“林宝班”、“德业班”之类的季节性、业余性花鼓灯小戏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民间瑰宝,为了这一剧种,1952年把老艺人又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万载县文联实验剧团,1955年改名为万载“地方戏”剧团,排演了花灯小戏《数麻雀》、《争背篓》、《双卖纱》等传统剧目。1979年,万载“花灯戏”被列为全国33个补遗剧种之一,根据该剧种的艺术特色,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1986年花灯小戏《三伢子钓鱼》,参加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获得“满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