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爱讲话,人们觉得他没有有什么过人之处。等到(羲之)长大,擅长辩论,凭性情耿直而著称。(羲之)尤其擅长书法,是从古至今位居第一的。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深受伯父王敦、王导的器重。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独居的老太太养了只鹅,善于鸣叫,他想买却没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烹煮了鹅招待他,他为 此难过了一整天。山北面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我就把一群鹅送给你”王羲之高兴的写完了,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因为这个很高兴。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书法, 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对抗而行;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让人像(他)这样沉迷,不一定(书法)在他之后呀。”
注释1.从子:侄子
2.善赡:擅长辩论
3.骨鲠:性情耿直
4.篚几:篚木矮桌
5.真草:楷书,草书
6.雁行:如同大雁排行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