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宗富(1933~1999),四川合江县人。1954年毕业于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先后在江安县、宜宾地区、县级宜宾市农牧局任畜牧技术员、兽医师、高级畜牧师。1994年,被县级宜宾市委组织部定为拔尖人才。
万宗富参加工作后,为诊治猪瘟猪疫,长期奔波于江安县农家院落,广泛收集民间兽医验方、秘方640余条,于1957年编成《民间兽医处方》一书。
20世纪60年代,万宗富针对宜宾乳牛产奶少、病症多、品种不纯等问题,提出以川南黄牛作母本,外地乳用公牛作父本,进行轮回杂交,培植适应宜宾的乳牛方案。得到有关部门支持后,他主持建造畜牧场,从珙县、屏山购回优质黄母牛60头,从西南农学院购回“荷兰”乳公牛1头,进行配种。两年后,“荷川”一代杂交乳牛投入生产,头平年产奶2000公斤,比1949年净增1300公斤。接着,又从泸州、重庆引进公牛,从上海、北京引进黑白花公牛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个体选择与犊牛培育,并强化乳牛多发病、疑难病症诊治。在治疗乳牛子宫脱垂、产前截瘫、产后瘫痪中有新突破,还成功施行了一例剖腹产手术。通过三次选育,获得优质乳牛240头,其中:头平年产奶3935公斤的一胎牛42头,年产奶5100公斤的二胎牛22头,年产奶5949公斤的三胎牛60头,其余牛只年产奶均在3500公斤以上。经专家评定,全场牛群均达到《中国黑白花牛育种科研南方组选育标准》。还有16头牛列入国家级良种登记,第75号乳牛被命名“种子母牛”。1980年,四川省牛奶生产工作会议在宜宾召开,会上将县级宜宾市培育的乳牛命名为“宜宾黑白花”。时年,全市有乳牛454头,年总产奶达66.74万公斤,比1949年分别提高9倍和17倍。
70年代,万宗富又主持猪种选育和推广人工授精繁殖课题。建立了黄桷山、天池、李庄、宜宾农校等6个种猪场,选择高、长、后躯发达为特点的柳家猪母猪与长白、约克、巴克等外地公猪进行分组杂交试验。经过8年优胜劣汰,结果以“约柳”组合最佳,为宜宾市后来发展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创造了条件。此项组合多次被西南三省一区运用。在选育种猪的同时,又积极推广人工授精繁殖仔猪技术,从1975年起,先后建立了19个人工授精站,进行科学配种,提高了母猪受孕、产仔率。并攻克了猪软骨病防治难关。
1978年,万宗富担任县级宜宾市畜牧兽医站站长。任职期间,建立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小家禽良种场、牧业服务公司;创办“中天”牌饲料加工厂;实施猪改“双推”(推广品种改良、推广仔猪补饲)等工作。同时与市二职中合办畜牧兽医专业,兼任副校长讲授专业课程,到1998年,共培养人才2800余人。
万宗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40余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仍坚持学习、探索。有时到乳牛场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常常带着满身“牛气”回家。他有4个儿女,其妻每次生孩子,并未特意陪伴过,可乳牛场的母牛产仔,他从不缺守。
万宗富先后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猪软骨病治疗》、《青贮饲料技术》、《浓缩饲料处方》、《大面积推广猪的经济杂交和仔猪补饲技术》、《论畜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等多篇文章曾获中央、省、市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万曾任县级宜宾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第九、十届人民代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省分会理事、宜宾地区分会副理事长;宜宾科协农学会副理事长、顾问;宜宾市养猪协会会长。
1999年11月25日,万宗富病故,四川省畜牧厅送来挽联一幅:才智震戎州;学界享盛誉。横额:岁月无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