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川(1900~1971),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四川安岳县人。何伯川8岁随父学“吹鼓手”,后投名鼓师陈九合门下。先打下手,兼工司鼓。由于他刻苦好学,5年后,即掌握了大锣、大钹、二鼓、小锣等的演奏技巧、司鼓更是得心应手;并熟悉了高腔曲牌、昆曲曲牌与高腔、唢呐的套腔锣鼓之运用规律及其曲牌性能。在高腔腔调上他主张不拘古法,应按人物性格在原有曲调上有所变化。
民国2年(1913年)起,何伯川即在安岳王容清戏班、隆昌龙怀班、重庆又新班、泸州大明班、翠华班、天运舞台等班社工作,不仅为各地的行会戏、邦口戏、神会戏、祝寿戏演出司鼓,还多次为川剧名家张德成、吴晓雷、筱桐凤等打戏。他记戏很多,不仅能熟练地指挥演奏川剧“五袍”(即《红袍记》、《白袍记》、《青袍记》、《黄袍记》、《绿袍记》),“四柱”(即《碰天柱》、《水晶柱》、《九龙柱》、《五行柱》),高腔“四大本”(即《黄金印》、《红梅记》、《琵琶记》、《斑超》),弹戏“四大本”(即《春秋配》、《苦节传》、《梅绛亵》、《花田错》)和“江湖十八本”(即《荆钗记》、《幽闺记》、《彩楼记》、《玉簪记》、《白罗帕》、《白鹦鹉》、《百花亭》、《葵花井》、《放白蛇》、《五桂联芳》、《三孝记》、《聚古城》、《全三节》、《中三元》、《渡蓝关》、《铁冠图》、《上天梯》、《汉贞烈》)等,还能熟背泸州河的常演剧目“九楼十八院”。
新中国建立初,何伯川在泸州市群力川剧团任坐堂鼓师。1958年后,调泸州专区戏曲训练班和宜宾专区青年川剧团任教。1960年,应四川省文化局之邀参加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川剧名老艺人示范演出大会”,为龚兆麟、唐惠珍、何春山等各行名老艺人演出司鼓。是年他已60岁,但头脑清醒,耳聪眼明,各类声腔和曲牌仍运用自如,技艺不减当年,得到同行的好评。
何伯川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泸州河川剧锣鼓艺术,培养了一大批鼓师和打击乐人材,成为川南各地川剧团艺术骨干。1955年起,他还先后历任泸州市、宜宾市政协委员。
1971年何伯川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