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熙(1925~1978),民国14年(1925年)出生,原名王承琼,四川岳池县人。10岁时,进县城学缝纫。他天资聪慧,嗓音特好,喜爱说唱艺术,闲暇常到茶馆酒肆旁听评书和曲艺演唱,后又悄悄学唱以自娱。民国28年,川北一戏班来岳池演出,王纯熙即弃工随团习艺。3年后,戏班解散,他便四处闯荡,搭班献艺于川北、川南一带城镇,颇受乡民们欢迎。民国35年随河南飞舞团、上海张云飞杂技团流浪卖艺,直至解放。
1951年,王纯熙在宜宾参加了曲艺改进会。1952年被派往泸州参加“川南艺人学习班”学习。其间,他与人合作编演了《金花三娃结婚》等宣传婚姻法的节目,受到好评。返宜后,积极组织民间流散曲艺艺人编唱新曲目,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他多才多艺,评书、金钱板、清音、相声、花鼓、口技、莲箫等都能演能唱,还能编、能导、作词、作曲、协助伴奏。
1954年,王纯熙与其他曲艺工作者先后排演了传统戏和现代戏《玉堂春》、《杨乃武与小白菜》、《窦娥冤》、《画皮》、《一根扁担》、《杏林记》、《祥林嫂》、《团圆之后》等30多个剧目。通过上述舞台实践,王纯熙首先提出“曲艺剧”这一剧种概念,主张“以四川清音曲调为基础,向地方歌舞剧的道路发展”。同时力主以宜宾真人真事创作的《断头山上白毛女》和改编的《白莲仙子》为基础,配以清音、扬琴曲调演唱,演出后收到良好效果。宜宾曲艺剧于是产生。在这个过程里,王纯熙付出了艰辛努力,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曲艺场更名曲艺团后,他又担任副团长职务。
1958年,在曲艺老艺人韩绍武和新音乐工作者喻祖云等的支持、合作下,王纯熙创作演出了四川清音新曲目《歌唱英雄黄继光》,冲破了四川清音只适宜于抒情段子和男声不唱清音的旧格局,开创了“以男声演唱清音,以清音曲调表现英雄人物”的先河。该节目荣获四川省和全国曲艺观摩会演优秀创作演出奖,王亦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次年,王纯熙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参加了全国曲艺家代表大会。会后,又和著名演员侯宝林、魏喜奎等一道,赴全国十大城市巡回演出。
1959年,宜宾市曲艺团先后更名为市曲艺剧院、市文工团,王纯熙又先后担任副院长、副团长职务,主管全团业务工作。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任市文工团团长;5月,出席四川省文教群英会;6月,出席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7月,出席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他和全体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20世纪60年代初,宜宾曲剧艺术名噪川南,影响遍及全川。1962年11月,王纯熙应邀率团赴重庆演出两月,场场爆满。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左联老作家任白戈专程前往剧场观看演出。《重庆日报》载文称:以王纯熙为首的一批宜宾曲艺人,通过舞台演出,巧妙地把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曲艺、川剧、歌剧艺术结合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曲剧,理所当然的应受到观众的青睐。重庆市文艺界对王纯熙的表演尤为赞许,认为“无论台步、身段、姿势、眼神、乐动都给人以美感”;还说:唱功特佳!善于掌握发音部位,控制气息和共鸣,力求声、情、韵浑成自然,行腔吐字刻意追求性格化和生活化,着力探索传统唱腔的新路等等。
“文化大革命”初,王纯熙被诬陷成“走资派”、“反动艺术权威”遭到批斗,被关进“牛棚”,身心受到摧残。1971年,宜宾地、市文艺团体联合组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地革委要求演员都改唱京剧“样板戏”。王纯熙曾在《红灯记》、《沙家浜》中饰演反派角色鸠山、刁德一等。
1978年王纯熙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