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蛇泡筋,中医一味名药
蛇泡筋-基本资料种中文名:蛇泡筋
种拉丁名: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
种别名 :越南悬钩子,鸡足刺,猫枚筋
国内分布:产广东、广西。在低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常见。
国外分布: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
海 拔:生低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常见。
命名来源:[Journ. Linn.Soc.Bot 23: 235.. 1887]
中国植物志:37:130
英文植物志:9:244
亚组中文名:掌叶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 Cochinch inenses
组中文名:木莓组
组拉丁名:Sect.Malachobatus Fockc in
属中文名:悬钩子属
属拉丁名:Rubus
亚科中文名:蔷薇亚科
亚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蛇泡筋-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叶柄、花序和叶片下面中脉上疏生弯曲小皮刺;枝幼时有黄色绒毛,逐渐脱落。掌状复叶常具5小叶,上部有时具3小叶/小叶片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一10(15)厘米,宽2—3.5(5)厘米,、顶生小叶比侧生者稍宽大,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褐黄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锐锯齿;叶柄长4—5厘米,幼时被绒毛,,老时脱落,小叶柄长3—6毫米;托叶较宽,长·5一?毫米,扇形,掌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成顶生圆锥花序;或腋生近总状花序,也常花数朵簇生于叶腋;总花梗、花梗,和花萼均密被黄色绒毛;花梗长4—10毫米;苞片掌状或梳齿状分裂,早落;花直径8—12,毫米;花萼钟状,无刺;萼片卵圆形,顶端渐尖,外萼片顶端3浅裂;花瓣近圆形,白色,短于萼片;雄蕊多数,花丝钻形,无毛,比萼片和花瓣短;雌蕊约30一40,无毛,花柱长于萼片。:果实球形,幼时红色,熟时变黑色。 花期3—5月,果期7—8月。
蛇泡筋-用途根有散瘀活血、祛风湿之效。
蛇泡筋-产地分布产广东、广西。在低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常见。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