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旧时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长江中下下游、淮河流域等地,尤以安徽南部最为盛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乡间妇女剪鲜艳的红纸,粘在各种花卉、果树上,以为可使鲜花开得艳丽,果树能结出更多更大的果实。旧时福建各地,每逢元旦夜,民间有舞龙船灯、鲤鱼灯的人,到有喜事的人家歌舞,主人除厚赏之外,还剪红纱系在灯前,也叫“挂红”。

亦作“挂红”。 1.悬挂红幛。表示庆贺。 元 郑廷玉 《金凤钗》楔子:“你若得了官,我便准备着果盒酒儿,与你挂红。”《水浒传》第四四回:“选个吉日,开张肉铺。众邻舍亲戚都来挂红贺喜,喫了一两日酒。”

2.指悬挂的红幛。 廖汉生 《红色的神兵》:“实在弄不到,就到庙里去,把老百姓给菩萨的挂红拿来用。”

3.宴会划拳时,胜者陪负者饮酒。 张寿臣 《杨林标》:“赢啦,赢啦是人家喝,他也挂红啊,一挂红也得吃也得喝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