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裂大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齿裂大戟 拉丁文名:Euphorbiadentata

鉴别特征:茎单一,上部多分枝,高20~50cm,直径2~5mm,被柔毛或无毛。叶对生,线形至卵形,多变化,长2~7cm,宽5~20mm,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边缘全缘、浅裂至波状齿裂,多变化;两面被毛或无毛;叶柄长3~20mm,被柔毛或无毛。总苞叶2~3枚,与茎生叶相同;伞幅2~3;长2~4cm;苞叶数枚,与退化叶混生。花序数枚,聚伞状生于分枝顶部,基部具长1~4mm短柄;总苞钟状,高约3mm,直径约2mm,边缘5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撕裂状;腺体1枚,两唇形,生于总苞侧面,淡黄褐色。雄花数枚,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与总苞边缘近等长;子房球状,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两裂。蒴果扁球状,长约2mm,褐色,表面粗糙,具不规则瘤状突起,腹面具一墨色沟纹。种阜盾状,黄色,无柄。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杂草丛、路旁及沟边。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

原产地:北美。

中国分布现状:为近年入侵杂草,主要在北京地区归化。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最早于1976年在北京市东北旺药用植物种植场采到标本。近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成为繁殖甚快的杂草,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控制方法:开花前拔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