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鉴别特征:植株高3~10cm,光滑无毛。茎下部生水中,无叶,节上产生不定根;茎上部露出水面,具轮生叶。叶狭披针形,常3~4片轮生,无毛,无柄,叶长3~7mm,宽0.5~1mm。花小,淡红色,腋生;苞片2,钻形,与萼近等长;花萼钟形,长约1mm,有4~5个萼齿;无花瓣;雄蕊2~3个;子房球形,花柱极短。蒴果球形,2或3瓣裂。种子多数,细小。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通常生于溪边浅水中,或潮湿处。花期9~11月。常靠种子繁殖及在水中的茎节长出新植株,蔓延成片。

原产地:中美洲;现广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热带及亚热带。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浙江、江苏、湖北、陕西、河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0年采自台湾新竹。该种为浅水湿地杂草,在水中蔓延后,可密集生长,排挤原有的水生植物,危害水中动物生长。当侵入稻田后导致水稻减产。

控制方法: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清除,同时配以水面(中)除草剂醌萍胺、草甘膦等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