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有情原比无情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七绝·有情原比无情苦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无名氏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出处:《红楼梦》戚序本第二回批语

作品原文林黛玉画像

[1]

有情原比无情苦,

生死相关总在心。

也是前缘天作合,

何妨黛玉泪淋淋。[2]

作品赏析贾宝玉画像

[3]

这是《红楼梦》戚序本第二回回末的评诗,为批书人所作。

此回是“演说荣国府”,没有正面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事。当是贾雨村谈到秉正邪二气的人,“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及冷子兴提起林黛玉,说不知她“将来之东床(丈夫)如何呢”等话,促使批书人联想到后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情节,因而写诗发感慨的。或者是第三回回前的评诗误抄在第二回之末的。这里,读者应当注意的是第二句,它可以当作《红楼梦曲·枉凝眉》中“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这两句话的注脚:林黛玉痛惜贾宝玉受苦,为其避祸离家的命运而担忧,所以“嗟呀”;贾宝玉在流亡中得不到林黛玉的音讯,为其病体能否支持得住这样的打击而“牵挂”。这就是所谓“生死相关总在心”的含义。[2]

相关介绍曹雪芹画像

[4]

《红楼梦》戚序本,由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德清戚蓼生收藏并作序,因在序言中提出“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独特写作方法而具有参考意义。[5]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他饱尝辛酸,后来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6]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