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还郊》该诗主要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作者:王勃 (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作品名称:
春日还郊
创作年代:
初唐
作品出处:
《王子安文集》
文学体裁:
无言律诗
作者:
王勃
目录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格律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春日还郊
闲情兼默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①。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②,花树满春田。[1]
注释译文【注释】
①榆青缀古钱:榆树的种子外形圆薄如钱币,故称“榆钱”。
②平子:东汉文学家和科学家张衡,字平子,曾写有《两京赋》和《归田赋》等。
【译文】
散淡悠闲不需要别人知晓,拄二根藤杖去访岩泉。大地上新铺了一条绿毯,榆荚如同一叠叠古钱。鱼儿的温床已经漫到堤上,鸟儿的航线上笼起炊烟。吟诵着张衡的词赋,红花绿叶已经缀满田园。[2]
作品格律这是一首不完全合律的五言律诗,其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平起式,韵脚是:下平一先(平水韵)。
闲情兼默语,携杖赴岩泉。
⊙○○●●,⊙●●○△。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3]
作品简析此诗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后两句表现主题,从诗题的“还郊”而想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2]
作者简介王勃像
[4]
王勃
(650—676)初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戏作《檄周王鸡》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参军;后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牵连,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王勃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有《王子安文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