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十全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御制十全记[1]》,不分卷。清高宗弘历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宗弘历写本,1册,另有拓本1册,各16开,同函装。每半开4行,行14字,小字双行同。无框栏、行格,纸本,墨笔楷书,开本29.5cm×14.6cm,版心23.5cm×10.9cm。月白绫镶裱,书册上下有楠木夹板,书函为硬木制,中镌大题。

写本、拓本前均有乾隆御制序云:“昨准廓尔喀归降,命凯旋班师,诗有十全大武扬之句,引而未发,兹特叙纪之。” 末署:“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嘉平月御笔”,并钤“八徵耄念”、“自强不息”朱印2方。拓本除乾隆御制序外,尚有碑题记,刻有双龙捧“御笔十全”题字云纹图案,末为云龙纹碑之背面。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廓尔喀投诚,进表纳贡,清高宗以军功完善,于是月初三日作《御制十全》一篇,以志武功十告,并令翻写四体文字,建盖碑亭,以昭武功而垂久远。

正文首列10次战役名称,即:“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次记平廓尔喀战役之详情经过,并依时间顺序以小字双行穿插其间,追溯其余8次重大战役之始末原委及军事胜利等情形。由于清高宗对缅甸、安南及廓尔喀的用兵,使得缅甸、安南、廓尔喀皆先后归顺,进表纳贡,成为中国的属邦,长久以来的边境冲突遂告缓和。清高宗又积极整顿边疆,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家,其“十全武功”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乾隆皇帝也因此而自诩为“十全老人”。

全文载于《御制文三集》卷八,本件原贮重华宫。《石渠宝笈三编》卷二著录云:“御笔行楷《十全记》文见《续编》,并识乾隆壬子秋之月下澣,御笔,书成钩刻于重华宫漱芳斋之壁,以原本装成此册,小注凡二千一百余言,壁间尺度不能容,故未书,御制文集中具载,可考也。并识,钤宝二:‘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册内分钤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重华宫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宝玺:‘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