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交通,也称南宁地铁,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其开工建设,南宁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是南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规划由骨干线2条和辅助线4条组成,线网全长178公里,核心区内全长36.2公里,全网线共设车站111座。其交通系统对于南宁实现其西南出口大通道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意义重大。
目录
简述标志建设规划规划概况规划内容投资估算建造意义轨道线路一、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进展相关信息
简述南宁轨道交通
南宁轨道交通,也称南宁地铁,广西南宁市2005年做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南宁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是南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规划由骨干线2条和辅助线4条组成,线网全长178公里,核心区内全长36.2公里,全网线共设车站111座,其中换乘站18座。线网基本覆盖全市重点发展区域,连接城市中心和周边地区,构成城市交通的骨干网络。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担负起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职责。目前,一号线一期石埠至火车站段已经动工,全线已于2011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预计2016年年中通车运营。
标志南宁轨道交通标志
[1]
10月12日,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经反复修改后最终敲定的南宁轨道交通标志。以后,这一以朱槿花为主体结构原形、蓝色为主的标志将出现在未来南宁轨道列车车身以及出入站口指示性标牌等处。
建设规划规划概况南宁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已经获得中咨公司组织的专家审查通过,目前正在上报南宁市政府审批。在该规划中推荐的线网方案由 6条线组成放射形环状结构,其中骨干线两条,辅助线四条。市区内轨道交通线路全长 173.5km ,核心区内全长 36.2km ,市区线网密度达到 0.55km /km 2 ,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 1.31km /km 2 。全线网共设车站108座,其中换乘站17座。线网基本覆盖了全市重点发展区域,连接了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组团,贯穿了市区主要人口密集区和客流集散点,构建了城市交通的骨干网络。线网建设分近期、远期两阶段建设,近期首先规划建设1号线一期和2号线,预计2015年前完成,构建基础网络,有利于培养客流和增加效益;远期逐步建设三、四、五、六号线路以及一号线向东延长线等,计划在2030年前形成规模线网。规划内容南宁轨道交通
①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石埠站,经大学路、衡阳西路、朝阳路、民族大道、高坡岭路、佛子岭路、凤岭北路、吉祥路,止于南宁东站,线路全长32.1公里,其中地下线26.0公里,高架线5.8公里,地面线及过渡段0.3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换乘车站共7座,分别与铁路、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换乘。在坡岭路站附近设线网控制中心。设屯里车辆段和西乡塘停车场。
② 2号线工程南起江南玉洞、北至安吉西津村,线路总长 20.5km ,设站 16座,其中:地下线 11km ,高架线 9.5km ,地下站 7座、地上站9座,计划从2011年动工建设,2015年建成通车;
③ 同步建设 1号线琅东车辆段(占地 25公顷 )、 1号线西乡塘停车场(占地 15公顷 )、 2号线安吉综合维修基地(占地 35公顷 )、全网控制中心、 4个主变电站等附属设施。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164.5亿元,建设工期为四年。
建造意义南宁轨道交通签约仪式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商业、金融和信息中心,是国家新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北部湾,紧接东南亚,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和东盟地区结合点上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西南部地区出海通道上的枢纽城市,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多个区域经济合作重叠的交汇点的核心。全市总面积 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50多平方公里,至2007末全市户籍人口683.51万人,城区常住人口304.77万人(其中城区户籍常住人口259.77万人,常驻流动人口45万人)。
对于南宁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南宁市长林国强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将加强规划,进行城市改造,争取把南宁城区由125平方公里扩大为150平方公里;所有的大桥、道路、小街小巷改造基本结束;重点发展埌东的中国—东盟商务区、相思湖新区、沙井、龙岗新区和五象岭新区等区域。
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南宁的经济发展也将步向起飞阶段。“十一五”南宁将实现“GDP过千亿、工业产值过千亿和财政收入两百亿”的目标。
在城市交通方面,南宁市下一步将重点进行轻轨建设。从蒲庙到金岭、武鸣到大沙田甚至大塘间铺设轻轨,既方便市民进出城,又进一步把城市拉大。目前轻轨的铺设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动工铺设。计划铺设40多公里,按每1公里1亿元的造价计算,投资总额将达40多亿人民币。
轨道线路一、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石埠站,经大学路、衡阳西路、朝阳路、民族大道、高坡岭路、佛子岭路、凤岭北路、吉祥路,止于南宁东站,线路全长32.1公里,其中地下线26.0公里,高架线5.8公里,地面线及过渡段0.3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换乘车站共7座,分别与铁路、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换乘。在坡岭路站附近设线网控制中心。设屯里车辆段和西乡塘停车场。已于2011年12月29日在滨湖广场举行开工仪式,2016年年中建成通车。
1号线沿线车站名称命名(征求意见稿)
[2]
二、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号线起始于城北区的安吉客运站,沿安吉大道前行,经友爱路继续南行,朝阳路、星光大道,银海大道后到达终点玉洞站。线路全长约19.0km,其中地下线长6.5km,约占总长度的34.2%,高架线长12.5km。共设车站15座,其中高架站10座,地下站5座,3个换乘站均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1870m,最小站间距880m,平均站间距1.3km。投资估算约60.5亿元,计划2012年动工,2015年建成通车[3]。
建设进展西大站建设进行中
广西大学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施工,目前正在施工出入口及风亭等附属设施
2011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1]1284号文批复了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12月29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年中建成通车。
相关信息绿城南宁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着壮,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20.12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40.39万。
南宁的“六张城市名片”分别是:“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绿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丽的景观天赋,独特的区位优势,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是南宁的地缘优势,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中国绿城使南宁人文景观魅力四射。这六张名片在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过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让南宁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蓝图愈加清晰可鉴,广西的“首善之区”一定会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