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寿州窑遗址寿州窑遗址

[1]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中心窑址面积

寿州窑遗址出土物照片(20张)

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为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州窑遗址

淮南市原属寿州,故统称寿州窑,以其瓷色黄见称于世。

在今安徽省准南市,唐代属寿州,故名寿州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终于唐晚期。在隋代时主要烧青瓷产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盘等。唐代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寿州瓷黄、茶色紫”的特征吻合。

简介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 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 ”,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今窑址附近犹堆积无数黄色瓷碎片和窑具,对研究我国古代陶瓷史有重要

寿州窑遗址挖掘照片(20张)

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