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肾上腺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垂体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临床新药》等杂志编委
医疗工作情况现为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临床硕士学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具有丰富内科临床经验,全面掌握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主持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尤擅长骨代谢疾病、垂体及肾上腺疾病诊治。在全面负责瑞金内分泌临床工作的同时,负责1个病区40张床位,每周查房2次,每年100余次,每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80次以上,每年应邀参加各地三级医院会诊30次以上。其新技术开展有:1、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尿MNs的诊断方法并提出“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全程管理”模式,使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提高到100%,将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时间由原来的40天缩短为15天左右;创新的提出ERBB2是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指标,并建立免疫组化和血清测定方法,解决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诊断难题;建立国际上最大的单组嗜铬细胞瘤数据库,并将基因筛查方法用于临床,首次发现散发性嗜铬细胞瘤的基因突变率14.5%;在国内首次发现4种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并首次发现并命名“嗜铬细胞瘤-法乐氏四联症-全腹腔器官转位”这一特殊类型的嗜铬细胞瘤;成功诊断和救治一“心脏嗜铬细胞瘤”病例,此是国际上有报道的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在国际上首先建立嗜铬组织的斑马鱼模型,为药物筛选奠定基础。。2、首次提出中国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的特点:这包括嗜铬细胞瘤发生率为100%(西方人种50%),主要的突变位点在634和918位点。首次在国内建立唾液皮质醇的测定方法,并证实此方法与血浆皮质醇测定方法明显相关(r=0.94),因而,可用唾液取样代替血液,因而大大简化和方便了采样,同时建立稳定的分段采血等更特异的Cushing 综合症的诊断方法,并优化Cushing综合症的诊断流程,提高此病的诊断率。在此基础上,积累国际上最大的单组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症系列,首次以基因芯片技术全面研究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发现PAK3 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在国际上首先证实启动子CpG岛去甲基化是其病因。3、诊断国内首例遗传性家族性低钾周期性麻痹症,并证实钙离子通道基因、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是其病因。
科研教学情况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基金:血浆胆固醇浓度调节基因-PCSK9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及功能(项目编号:30911120493);
2、国家自然基金中加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编号:30911120493)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代谢性疾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与预警模型开发(项目编号:2008BAI52B03);
4、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重点项目:中国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项目编号:09411954400);
5、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项目编号:10XD1403000)
6、上海市领军人才:2010年度
已完成科研项目:
1、P21激活酶3参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机制研究(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64119629);
2、嗜铬细胞瘤发病机理及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上海生物发展项目编号:034119818);
3、P21激活激酶3参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机制及干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0771018)获奖情况1、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06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单基因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3、疑难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上海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4、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游离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九完成人)
现已申请专利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五年来先后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共18名,其中在读博士3名,在读硕士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