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使用蒙蒂尼机枪
1851 年,比利时的法斯詹普斯(Fafschamps) 上尉发明了一种改良的排放枪,叫蒙蒂尼机枪, 是37 根枪管在一个圆筒中,子弹则装在圆形枪机闭锁块上的37 个小孔中。枪手把装好子弹的闭锁块放在枪身后端的缺口处,再推动一个杠杆,将闭锁块向前推,完成闭锁,此时子弹正好跟每个枪管对正。然后枪手转动位于后方的一个摇杆,击发装置就将这37 颗子弹逐一击发;一圈转完正好所有子弹都击发。这时枪手拉动杠杆,闭锁块后滑,枪手将闭锁块取出,将另一个装好子弹的闭锁块放入,开始另一轮射击。这个设计听起来好像非常复杂,其实十分简单,受过训练的枪手可以达到每分钟200 发的射速,是第一个实用化的排放枪。
法斯詹普斯上尉虽然是发明人,但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地继续生产并改良蒙蒂尼的比利时工程师约瑟夫·蒙蒂尼(Joseph Montigny )反而名利双收。 蒙蒂尼机枪也冠上他的姓名成为Montigny Mitrailleuse(如今法语中“Mitrailleuse”是机枪的意思)。
法国陆军对这个武器非常有兴趣,他们眼见普鲁士的崛起,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跟普鲁士打上一仗。他们担心普鲁士著名的德雷赛针枪的威力,虽然也发展了类似的夏赛波后装步枪来对抗,但是产能不足,短期内无法全部换装。因此他们把蒙蒂尼机枪当作致胜的秘密武器,从1867 年开始生产。法国的蒙蒂尼机枪经过瑞菲斯(De Reffyse)上校改良,将枪管减少到25 根,使用膛线,以及法国陆军的夏赛波子弹。
法国想尽办法保守秘密,但在1869 年英国的皇家联合军种学院期刊登载了一篇福司贝理少校的论文:“论蒙蒂尼机枪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这么公开地发表,普鲁士的参谋本部绝对不可能不知道。
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由于动员不足及指参作业差劲,法军在色当惨败,连法皇拿破仑三世都被俘虏。原本法军寄望的机枪,也由于运用不当,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是一种步兵支援武器,但由于这种枪的外型像一门小炮,又装有轮子,所以法军并不是把它们拿来当作步兵支援武器,反而大部份被当成炮兵武器使用。由于它的射程只有400 米不到,很快地就被德国射程4000 米的克虏伯大炮打、轰得稀烂。
在少数支援步兵的例子中,它的效果十分良好。普鲁士第38 步兵旅在马拉塔战役中遇到了强大的机枪火力,死伤超过56% 达到2,600 多人。在格雷维洛特(Gravelotte),据估计普军的死伤中只有5% 是炮火引起的,其它的95% 都是蒙蒂尼机枪和步枪火力的结果。不幸的是,这些少数的战果终究无法改变大局,法国最后还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