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海坛岛,亦称平潭岛。岛屿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全县由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全县陆地总面积371.91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面积267.13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简称“岚”,别称“东岚”,旧称“海山”。
海坛岛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我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全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相望。为平潭县主岛。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由白垩系石帽山群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砂砾岩、粉砂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等构成,并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三十六脚湖。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地势低平,中部略高,最高点君山海拔434.6米。以丘陵,平原为主,海岸曲折,长204.45公里。岛上河流短小,独流入海。岛上唐为牧马地。人口40万人。以渔业为主,岛东牛山渔场为省内主要渔场。有中国标准砂、水产加工、制盐、内燃机配件、冷冻、造船等厂场。有公路通各乡、镇,有班轮对外交通。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文化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天然海滨浴场。平潭岛,是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兼具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等多层次功能的海岛旅游胜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平潭岛岛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符合海滨旅游沙滩的规定要求,而且面积大,相互连接,背后有葱郁的防护林带,海上有岛屿岩礁,组合条件好,湾向性好。坛南湾和海坛湾沙滩长度约有40公里,以每个游客平均拥有3平方米海滨沙滩计算,可容纳游客120万人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平潭的海蚀地貌甲天下,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海蚀崖、海蚀 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或如双龙抱珠"海豚戏水,跳跃腾空;或如利鳄刺天,锐不可当;或如海龟登陆,摇曳徐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游客叹为观止。如:“半洋石帆”已认定是“天下奇观”、唯我独有;誉称“东海仙境”的海蚀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壮丽,神秘诱人;高出海面15米为八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风光旖旎,百态千姿;体积超过乐山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素有“石兽世界”之称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错,千姿百态,奇洞错列,佳境迭出。
第一节地层
平潭位于福建省武夷—戴云隆褶带东侧沿海地带,即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邻闽东火山断拗带,东邻滨海断陷带,属中国东南沿海华夏古陆地质区域的一部分。
在中生代以前,闽东南沿海为一隆起区,自中生代侏罗纪后的燕山运动起,发生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大规模火山岩浆喷发及岩浆岩侵入。由于遭受到强烈的构造应力挤压和左旋扭动作用,带内岩石普遍产生韧性剪切变形或破碎带,或破劈理带,以及长乐—诏安断裂带等。经后期的岩脉活动和岩浆热液作用,上述变质带及其断裂大多数被酸性、基性脉岩贯入或被硅质充填与硅化作用所固结而稳定。而台湾西侧的“滨海断裂”,大致沿福建滨海50米等深线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是造成海岸曲折,港湾、半岛、岛屿发育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岩浆侵入伴随着强烈的断裂活动,至燕山运动晚期基本形成格局,确定平潭地质基础、地貌轮廓和矿藏分布。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壳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以及第四纪的世界性冰河期的影响,又导致陆海一系列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以继承性的隆起回升为主,局部地段沉降或相对稳定;差异升降活动幅度大,速率快;以竹屿口—县城为隆起中心,与其他的隆起或沉降地段成波浪式起伏状的构造形态;升降幅度和速率的差异反映断层和断块构造的差异。至全新世早期,平潭岛礁仍因海侵而下降,但幅度不大,惟芦洋埔和七里埔一带同时受断陷的影响,下降最烈,海积—风积层厚度达40余米。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平潭海岸转为上升为主,海岸线继续外移,岛屿面积不断扩大,整个平潭岛的雏形基本完成。这时期,三十六脚湖所在的古海湾在上升中因湾口为泥沙淤积而形成泻湖。近2000年内,芦洋埔在缓慢上升中形成为平原。由于地壳不断抬升,平潭境内至今仍保留有六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积阶地,前者在三十六脚湖一带尤为明显,后者则以海积平原为主。
第二节岩石沉积物
一、岩石
县内地层,除第四纪全新统长乐组海积层外,构成平潭岛基底的岩石类型,主要是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即以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的燕山早期与晚期的侵入岩和以英安岩、流纹岩、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等为主的石帽山群的侏罗纪小溪组、南园组火山岩。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燕山期侵入岩。
燕山早期侵入岩主要是分布于海坛岛北部、西北部的白青、平原、苏澳等乡镇的花岗岩和中部潭城镇附近的闪长岩。燕山晚期侵入岩主要是分布在流水半岛(除王爷山外)的花岗闪长岩、潭东地区的花岗岩和北厝、敖东一带的花岗闪长岩。
白垩纪的火山岩分布在东北部的君山、杨梅山和龙兴岭;流水半岛王爷山主要是石帽山群的熔结凝灰岩、夹粉砂岩和安山岩。
侏罗纪火山岩是小溪组的英安岩和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分布在娘宫半岛的南部。
二、沉积物
第四纪全新统长乐组的海积层,在县内分布较广。海积物主要分布在海湾洼地和平原底部,海积物上部广泛覆盖着第四纪风积物。根据海坛海峡海底地质钻探揭示,海峡海底中主要沉积第四纪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松散地层。其中主要为粘土、粘土质细砂、粘土质砂砾层、中粗砂、含砾粘土、粉砂质粘土等。第四纪沉积层厚度一般在25~40米,最大达60米左右,面积156.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50.06%。
第三节构造
平潭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属华夏构造体系。
在区域构造上,平潭位于武夷—戴云复式隆折带东侧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东与台湾海峡沉降带相邻。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处理,认为平潭地质构造背景,属于平潭—东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其基底由前泥盆纪变质岩和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层组成,受燕山早期至晚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形成以燕山晚期为主的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格局,成为比较完整的以花岗岩为主体的构造块体。
根据福建省卫星影像地震构造显示,平潭县处于福建省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带北北东—北东向的长乐—诏安带的东北端。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主断裂形迹大致沿闽江口—长乐—福清、惠安、泉州、厦门至漳浦、诏安一线出露,总长度大于350公里,宽度约40公里,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期,明显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长乐—诏安带的东侧两条活动断裂穿过海坛岛域内:第一条为平潭县东南—东山县兄弟屿断裂线,位于离大陆30公里,水深40~50米等深线附近的海域,断裂线状界面清晰。第二条为平潭县平原乡—东山县澳角断裂线,切过海湾,是沿海丘陵岛屿链带和平原台地区的界域。平潭北部海域诸岛,又受福建北西向活动的断裂带南平—福州断裂控制,呈条带状排列。
除上述的构造线外,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有平原—高山断裂及平潭岛东侧的滨海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均发育在燕山期火山熔岩和花岗岩中,并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布。
平原—高山断裂该断裂出露于平潭岛北部平原,经过海坛海峡至福清高山一带,断裂成群出现,地表可见长度5~10公里,总长达36公里以上。在平原附近可见两条呈北东40度走向断层平行出露,中间被第四纪覆盖,倾向北西,倾角60~80度。该断裂自燕山晚期形成后,还多次发生活动,但在晚更新世时期基本停止活动而进入侵蚀风化作用时期。
平潭东侧滨海断裂该断裂大致沿福建滨海50米等深线分布,总体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较陡,由数条呈雁列式排列的压扭性断裂组成,总长度大于400公里,宽度约12公里。断裂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喜山期仍有明显活动,至第四纪断裂活动有所减弱。该断裂中南地段,曾多次发生中强地震,说明该断裂是福建沿海最主要的地震断裂。
通过对断裂活动产物形成年代鉴定,平潭断裂活动年代以第四纪中更新晚期为主,即大约在距今12~27万年间有过明显活动,至全新世(1.0万年)趋于稳定。
半洋石帆
在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 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周长57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周长39.9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 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海坛天神
海坛天神与半洋石帆(石牌洋)并称平潭岛奇石“双绝”,位于海坛岛的南面――南海乡塘屿南端海边,为一巨型灰白色花岗岩,是天然的象形裸体石人。天神头枕沙滩,足伸南海。躺长330米,胸宽150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子长18.3米,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周边渔妇传宗接代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周身均为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海滨风情
平潭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平潭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符合海滨旅游沙滩的规定要求,而且面积大,相互连接,背后有葱郁的防护林带,海上有岛屿岩礁,组合条件好,湾向性好。坛南湾和海坛湾沙滩长度约有40公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
南寨石林
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南寨山位于平潭岛南部的北厝镇。在方圆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着风化花岗岩体,体积硕大、形态各异,其中奇特与象形山石景观40余处。典型景观有骆驼岩、鸳鸯理翅、花豹巡山、神龟石等等,堪称岩石动物园……
南寨石林的海蚀景观集中于五峰一谷,即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与神龟谷,山势不高,易于攀登,景点众多,非常适合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