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公元前6世纪中国诞生了生铁冶铸术,这比欧洲至少早了16个世纪,由此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钢铁冶炼技艺体系,创造了辉煌的铁器时代与钢铁文明。

山西阳城地处中条山区,为中国生铁冶铸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阳城盛产富铁矿,且距地表较浅。熔炼铸造时先将采得的矿石粉碎,再经高温焙烧去硫,然后方可入炉。犁炉为中国式的竖炉,由炉缸、炉腔、炉身及支架构成,其内腔呈曲线状,具有风流顺畅、利于炉况顺行的优点,以当地江木等优质木材烧制的木炭则被用作熔炼的原料和还原剂。熔炼时有一整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通过看火色、辨铁水等方法娴熟地掌握炉况、火候及铁水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辨铁水一法堪称绝技,熔炼师傅从出铁口舀出一小勺铁水,观察其色泽及表层纹样变化,就能判定其成色。犁镜是阳城的名牌产品,为步犁上的重要配件。阳城犁镜由原铁水浇铸,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十分罕见。铸型以灰口铁作原料,用泥范铸成。一副铁范可用上千次,所铸犁镜坚固耐用且省力,深受农民欢迎。犁镜烧铸最盛时,年产七十余万片,远销至尼泊尔、越南、朝鲜等国。

20世纪60年代,太原理工大学曾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作了实地考察和理化分析。从80年代起,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机耕的推广,阳城犁镜生产逐渐萎缩,至90年代后期冶铸作坊已全部停产,艺人及铸炼设备散失严重,亟待抢救和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