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资料】名称:广东海洋大学
英文名: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英文缩写:GDOU
成立时间:1935年
学校主页:http://www.gdou.edu.cn/
学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
邮政编码:524088
【学校概况】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在赤坎区)):主校区、霞山区校区、海滨校区。占地4911亩。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
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
现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1.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3.8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66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53人,其中教授93人,副教授258人,博士136人,硕士536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8名,校级培养对象6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17901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304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468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1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228项;拥有科研经费9114万元;获得科技奖励80项,其中省部级17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获2006年 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30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现任党政领导】刘卫国——党委书记
何真——党委副书记、校长
容景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潘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吴灶和——副校长
陈泽球——副校长
章超桦——副校长
叶春海——副校长
朱坚真——副校长
【历史沿革】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湛江海洋大学
一、湛江水产学院
1962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暨南大学(水产系)、广东省水产学校合并组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
1958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创建
2.暨南大学(水产系)
3.广东省水产学校
1936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创建
1945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汕尾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50年广东省立汕尾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
1952年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长江航务学校、海口农校(水产科)、广西钦州农校(水产科)合并组建广东省水产学校
1965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更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
1979年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
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1958年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创建
1972年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分建湛江地区农业学校
1978年湛江地区农业学校升格为湛江五七农业大学
1978年湛江五七农业大学更名为湛江农学院
1978年湛江农学院改建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1980年湛江地区五七农业大学改建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2002年广东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1958年湛江气象学校创建
1966年湛江气象学校撤销
1979年湛江气象学校复校
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图书馆】
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创立的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图书馆。时光飞逝,学校几度搬迁,升格易名。现图书馆实质是由院校合并组建而来:1997年1月原湛江水产学院和原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2002年4月原湛江气象学校图书馆并入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2005年6月随校名的变更而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主校区、霞山校区和海滨校区三个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5604平方米,其中主校区图书馆面积20087平方米。
主校区图书馆坐落在湛江市美丽的玛珥湖风景区—湖光岩东侧,建筑呈Y字形结构,位于学校的中心位置,建筑外观兼具中西文化风格,寓意中西文化的交融。整体建筑分七层,计有包括电子阅览区、文献借阅区、休闲阅览区在内的十八个功能区。馆藏可容纳200万册印刷型图书,3万种电子出版物,现有阅览座位3001个,可同时供500多人上网进行信息检索。每个具有640平方米的宽敞大开间结构的功能区,自然采光及通风效果良好,给人一种宽畅、明亮、舒适的感觉。馆内设置了现代公共建筑所具备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大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座集藏书、借阅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现化化数字化图书馆。为保障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图书馆提供了长时段、多功能、全方位的图书情报服务,每天开馆14.5小时、每周开放七天,每周开放时间长达101.5小时。
图书馆采用了“一统两通”的先进管理模式,实行各校区图书馆统一管理,通借通还,实现了各校区图书馆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整合与共享。
图书馆现有藏书达154.5万册(截至2007年8月31日),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长期以来,图书馆坚持“特色收藏,学科兼顾”的原则,现正在建立特色文献专题5个,自建特色资源7个,海洋特色明显。2006年还与美国马里兰州的非盈利性赠书组织—“国际图书项目”建立了联系,为引进外文资源拓宽了渠道。
现已拥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商务信息子系统、万方数据-科技信息子系统、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Springer Link数据库、Biosis Previews 数据库、Web of Science(SCI) 数据库、Ei Village数据库、EBSCOHost 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数据库、BioOne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9个,中外文子数据库140个。早在1995年图书馆就启用了深圳大学图书馆管理软件,现已实现了采购、编目、流通、期刊管理、馆藏检索等一系列的网络化计算机管理。
在信息服务方面,开展了查新咨询、课题检索定题服务、文献收录与被引用检索、英文摘要翻译、文献传递服务、数据库检索培训、学位论文抄袭查证等服务。1995年通过了农业部查新单位资格审查,获得查新资格。2006年以来开展的学位论文原创性查证服务,对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生的学术行为,营造学术诚信氛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等,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管理方面,图书馆于2001年10月加入了基于STCW78/95国际公约建立的学校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2006年初,图书馆又建立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于当年7月顺利通过了由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CNAB)授权的深圳环通质量认证中心的第三方审核,2007年6月又以较好的成绩通过年度审核,成为广东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以图书馆为独立单位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资格认证的机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使图书馆管理走上了科学化和体系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图书馆奉行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宗旨,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读者满意度,2007年读者满意度高达98.5%。同时,图书馆的工作也得到大众认可,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其中2006年图书馆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